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葡萄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2014-01-06 12:09:13)
分类: 铿锵足痕

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五册

《葡萄沟》教学设计

成华区李建荣名师工作室  易汇慧(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朗读中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 “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学生起步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连句成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上节课咱们一起来到了葡萄沟,葡萄沟有什么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略)

师:看到葡萄沟的美景、鲜美的葡萄,我们真想夸夸它呀,谁来夸一夸?

生:(略)<</SPAN>引导用书上的句子: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

指导朗读。

2.师: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要求:默读课文,用“___”勾画出来。

3.同桌交流勾画出的句子。

4.指名朗读。

二、新课教学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指导朗读:

1)通过重点词语“一大串一大串”理解葡萄的多。

2)顿号表示停顿时间短。

3)比较“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

2.师:孩子们,只有到了秋季,葡萄成熟了才是这个样子,那葡萄成熟前,葡萄藤上全是?

生:全是枝叶。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导朗读:通过重点词语“茂密”“四面展开”“一个个”理解枝叶繁多。

师: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略

口语练习:自己练习使用比喻句。

3.“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1)指导朗读。

2)了解“晾房”是什么样子,知道为什么要这么修,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聪明。

4.师:刚刚我们了解到维吾尔族老乡是充满智慧的。除了聪明,他们还有什么特点呢?能在书中找找吗?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指导朗读:通过重点词语“准会”“最甜”“吃个够”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5.师:葡萄沟的葡萄真是让人喜爱不已,那葡萄沟是不是只有葡萄呢?

生:略<</SPAN>理解“盛产水果”>

出示:“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6.看板书梳理脉络,回顾课文内容。

三、练习

1)口语表达

师:说一说,如果你去葡萄沟,想做什么?

生:略

2)书面表达

师:把你想做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      一大串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葡萄沟》课堂实录

成华区李建荣名师工作室  易汇慧(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上节课咱们一起来到了葡萄沟,葡萄沟有什么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葡萄沟有很多水果。

2:葡萄沟不仅葡萄多,景色也很美。

师:看到葡萄沟的美景、鲜美的水果,我们真想夸夸它呀,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夸一夸?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指导朗读):真是吗?

生:真是!

师:真是呀?

生:真是!!

师:那读出来我听听。

生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师:呀,看来还真是呐!那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请默读课文,用“___”勾画出来。

生默读课文,并勾画。

师: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注意读出你的感受。

3.同桌交流勾画出的句子。

4.指名朗读。

二、新课教学

1.生:“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们觉得葡萄多不多?

生:不是很多。

师:谁能试试,读出葡萄的多?

(生朗读)

师:现在呢?

生齐:感觉到葡萄的多了!

师:他读到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生:他读到“一大串一大串”的时候,让我感到葡萄真的很多。

师:你和老师的感受一样,你能试试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朗读)

师:还能有更多吗?男孩子试试。

(男生齐读)

师:这里的葡萄除了数量多,颜色可也不少呢!咱们看看去(引读)PPT出示

生齐读: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注意了,孩子们,这颜色和颜色之间的标点是什么,它提醒我们什么呢?

生:这是顿号,它告诉我们读的时候停顿少一点,读快一点。

师:会学习的孩子,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生朗读)

师:孩子们一起试试。

(全班朗读)

师(引读):看到这么多不同颜色的葡萄,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说,真是……

生齐: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看到这些晶莹剔透的葡萄,我们会一遍又一遍地赞叹,真是……

生齐: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那形容颜色的词还有“五颜六色”呢,在这里怎么不用“五颜六色”呢?

生:因为五光十色说明色彩还要多一些。

师:我喜欢你的积极思考,不过这两个词语都是表示颜色非常多的意思。想想当阳光洒下时,葡萄会是什么样子?

生:我知道!“五光十色”中有“光”字,让人感觉到葡萄晶莹剔透。

师:是啊,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颗颗饱满的葡萄正泛着透亮的光芒呢!咱们再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这又多又美的葡萄让我们不得不感叹

生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师:孩子们,只有到了秋季,葡萄成熟了才是这个样子,那葡萄成熟前,葡萄藤上全是?

生:全是树叶。

生:不对,是枝叶。

师出示 PPT:“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师: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枝叶很多?

生:“茂密”说明枝叶特别多。

生:还有“一个个”,让我们感觉到凉棚不止一个,有很多。

生:恩,多得都像搭起的棚子了,还那么多个,让我们感到枝叶真的很多!

师:多么会体会的孩子呀!老师也有自己的体会,想把它读出来,你们听听。

(朗读时强调“四面展开”)

生:哦,还有“四面展开”,也能感受到枝叶多!

师:会听的孩子!这里还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茂密的枝叶比作了凉棚。

师:是啊,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像作者一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你们能不能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闻所见,试着说一个比喻句呢。跟你的同桌说说吧!

同桌练习

指名反馈:

生:天上圆圆的月亮像月饼一样。

生:飘落的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生:路旁的小树像一个个士兵。

3.师:还能从哪儿体会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生:“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师:哟,都制成葡萄干了,那味道怎么样?

生:味道非常甜。

师:甜美的女孩子们读读。

女生读:“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师:真甜,甜到老师心里去啦!老师很好奇,这么甜的葡萄干怎么制成的?

生:在晾房里制成的。

师:晾房?你在生活中见过吗?

生;没有。

师:你呢,见过吗?

生:没见过。

师:老师也没见过,晾房到底什么样?像我们这样宽敞明亮的房间怎么就不能晒葡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晾房的样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修?

生:我勾画的句子是“晾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有许多木架子”

生:我补充,我还勾画了“晾房修在山坡上,样子有点像碉堡。”

师:为什么这样修呢?

生:因为要利用流动的空气,使水分蒸发了才能把葡萄制成葡萄干。

师:真聪明!和咱们维吾尔族老乡一样聪慧过人,这样制作的葡萄干可是色鲜味甜呢,怪不得那么有名!看来……(引读)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师: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师:瞧,老乡给你们带来了什么?(PPT出示各种葡萄)

生:——葡萄

师:什么味道的葡萄?

生:——最甜的葡萄

师:有多甜呢?读一读吧!

生: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师:快,拿着就吃吧,一串、两串、三串,够不够?那再来一些!像这样想吃多少有多少,吃个不停,吃都吃不完就是要让你们?

生:吃个够!

师:感受到老乡们的“热情”了吗?用你们“热情”的朗读回应他们吧!

生朗读。

师:不仅仅物美,人也这么的热情,看来……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5.师:对啊,葡萄沟的葡萄真是让人喜爱不已,那葡萄沟是不是只有葡萄呢?

生:不是,不是,有很多水果。

师:能用书上的词语说说吗?

生:盛产水果。

师:读一读。

生读,师PPT出示:“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师:既然有这么多水果,怎么不叫水果沟?或是香梨沟?蜜桃沟?

生:因为葡萄最多。

生:因为人们最喜爱葡萄!

师(写法指导):是啊,所以这篇文章描述最多,让咱们了解最详细的就是葡萄了!你呢?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能不能仿照书上第一自然段来开个头。

PPT出示例句:

“水果市场的水果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而我最喜欢的就是_______了。”

生:水果市场的水果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鲜红的苹果、有香甜的梨子、有弯弯的香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大西瓜了。

生:水果市场的水果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红嫩嫩的樱桃、有香香的橘子、有晶莹的葡萄,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可爱的草莓了。

……

6.师: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葡萄沟现在正在招导游,他们需要最了解葡萄沟的人。请你们看着板书试试介绍葡萄沟。

请小组合作,先在组内介绍,再全班分享。

生:葡萄沟盛产水果,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那里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老乡们热情好客,还有色鲜味美的葡萄干。

生:葡萄沟有许多水果,葡萄又多又美,如果你去了,热情好客的老乡会拿出最甜的请你吃。

……

三、练习

1.师:说一说,如果你去葡萄沟,想做什么?

生:我最想吃那里的葡萄。

生:我最想带回来给爸爸妈妈吃。

生:我想和老乡一起去摘葡萄。

生:我想去看看那里美丽的风景。

师:把你想做的写下来吧。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成华区李建荣名师工作室  易汇慧(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

 

《葡萄沟》是北师大版第五册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为学生们展示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风景秀丽、瓜果飘香的特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内化为自己独特的爱国情结。学生们并没有去过新疆吐鲁番,可能仅仅是在书籍上、电视上见过,或听别人介绍过那里的美丽风光,因此对本课的学习,他们应充满了兴趣。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先是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中对于葡萄沟的印象,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即本课的主线。

再让学生围绕中心句自主阅读,勾画出哪些句子能让你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向下挖掘,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体会葡萄沟的“好”。在读中悟,悟中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接着根据板书内容回顾并梳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是通过哪几个方面的描写突显主题“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最后进行拓展延伸,畅想如果自己去到葡萄沟,会做些什么。先说再写,有层次地进行表达练习。

课堂整体脉络清晰,重在读中感悟,较为准确的把握住了年段目标,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对于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我也进行了以下反思。

    反思一:语言训练点的选择和处理不够恰当。

1)仿写比喻句的处理显得生硬,课堂中学生们所生成的句子要么脱离生活实际,要么使用不恰当。形式上进行了练习,却并没有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用。课后反思时我想,如果出示图片,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联想、想象,应该能说出更加形象、生动、恰当的语言。

2)回顾课文内容这一板块,采用了在小组内互相介绍再指名介绍的方式,环节复杂,且学生参与范围不大。如果换一种方式,小组合作介绍,既能增强趣味性,更能在生生互动中使全班参与课堂。

    反思二:教师的评价语缺乏引导性,在关注细节,落实目标方面有待完善。

    由于教学经验有限,课堂应变能力不足,当学生出现自己预设以外的情况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有走教案的痕迹。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不正确或知识性错误,老师的指导不够及时,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说道:“我想去吐鲁番大草原……”,老师应该及时更正吐鲁番并不是一个大草原,而课堂上我却忽视了这一细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提高课堂上的敏感度,学习采用追问、启发式提问等多种方法拓展学生思维,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合格的语文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