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二组:《比赛场次》课堂实录

(2014-12-11 18:58:20)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学设计

去繁从简,感悟化归思想

                       ——《比赛场次》课堂实录

                                     执教: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洪背清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像我们刚刚看到的张继科和马龙进行的一对一的比赛叫做单打,单打也就是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一场比赛。

师:如果是3个人,每两个人之间比一场,一共要比多少场?

生:比3场。

师:再来一个人,4个人,还是每两个人之间比一场,一共要比多少场?

生:比6场。

师:3个人比3场,4个人怎么一下子就变成6场呢?看来,比赛人数不同,比赛场次也不同。到底比赛人数和比赛场次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研究“比赛场次”的问题。(板书课题:比赛场次)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制造冲突,寻找方法

师:同学们,如果比赛人数增加到10人,还是每两个人之间比一场,一共要比多少场?

师: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画图、列表

师:是呀,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板书)

师:这样吧,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1分钟之内解决这个问题。

师:还没开始喔!先等大家准备好纸和笔,再一起开始。

师:比赛开始。时间到。

生:唉!

师:怎么回事,都还没完成。

1:速度太慢。

2:线条太多。

师:老师相信如果给你们足够的时间,大家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对吧?

生:是的。

师:刚刚有位同学在1分钟内就解决问题了,你是怎样想的,请你说说。

生:第1个人不能和自己比赛,他就要和其它9个人比;第2个人因为已经和第1个人比赛了,所以只要再和其它8个人比赛;第3个人只要和其它7个人比赛,就可以用9+8+7+6+5+4+3+2+1

师:你的表达能力真强,他要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到底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我们得想个办法让全班同学都明白。

师:同学们,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转化成什么样的问题来进行思考。

生:简单的问题。

师:将复杂问题化为简单,我国有个数学家华罗庚是这样认为的:当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把它退到最原始的状态去研究。

师:最简单是几人的比赛?

生:2人。

师:按照你们的想法,我们就从2个人开始研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单,看得懂意思吗?

生:(指着表格说)从2位运动员进行比赛,得出场数,再来进行3个人的研究,再4个人、5个人。

师:你善于观察。就按他说的这样,自由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从2个人开始,再分析比赛人数是3个人的情况,依次往下研究。

师:记住喔,当你们找到规律后,就不用再往下画了。开始!

2.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师:哇,同学们的速度真快呀!已经发现规律的同学可以轻声地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师:大家都用端正坐姿来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任务了。咱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发现。

方法一

师:只研究了4个人就找到规律啦!真了不起!这是哪位同学的作品,掌声欢迎你来给大家说说。

生:比赛人数是2人时,生1和生2比一场。比赛人数是3人时,生1和生2比,生1和生3比,生2和生3也比一场,一共是3场……

师: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同时老师也非常欣赏全班同学,都有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师:她说按顺序连线,这样比较……

生:有顺序。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比赛场次只要用人数减1再往下加到1就可以了。

师:结合图进行观察,分析是学习的好方法。其它同学呢?

生:可以用把人数看成n人,然后用n乘(n-1)来表示。

师:喔,你用了一个不一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不是如你所说呢?这样吧,我们先来把刚刚这位同学发现的规律弄明白,再来分析你的发现,好吗?

师:他刚刚说比赛人数如果是4个人,从哪开始加?

生:从3开始。

师:5个人呢?

生:从4开始。

师:6个人呢?

生:从5开始。

师:还往下说吗?

生:就是说比赛人数减1,开始往下加,一直加到1为止。

师:概括得好。

方法二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它的方法,这是哪位同学的作品,掌声欢迎你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生:运1和运2表示的是两个运动员。我用勾表示比赛的场次。11是自己人不用比,12比一场,打一个勾,13比,14比,然后是23比,24比,34比。一共比了6场。再看算式这边,用比赛人数减1再加到1

师:老师发现,她在介绍时,其它同学不仅认真倾听,还在认真思考,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从表格中我看出了3个人比,增加了2场;4个人比,增加了3场。

师:是呀!从列表中我们能很快看出增加1个人,增加了几场。

师:这里增加的2场是指哪两场呢?

生:1号和3号比,2号和3号比。

师:再来一个人时,4个人时场次增加3场。是哪3场?

师:哇,都会了,请你说!

生:新来的4号要和前面3个人各比一场。

师:再往下,还能说吗?

生:再来一个人,就要增加4场。

生:6个人,就要增加5场。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增加的人数和增加的比赛场次的关系。

生:每增加一个人,比赛场次增加的数目是人数少1

师:谁也来说说。

师:这就是数学的简洁之美。

师:对于她的这个表格,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可以大胆地提出你的想法。

生:为什么要有那条斜线?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做出解释?

生:只要是一样的就划掉,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师:是呀,你和我,跟我和你比是一样的,联系生活来分析,说得好。

师:你有补充,请你说。

生:第1个运动员已经和第2个运动员比完了,第2个运动员就不用再与第1个运动员比了。

生:自己不和自己比,就是重复的不再比。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画图、列表的方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刚刚的研究过程。

3.知识梳理,总结规律

师生交流:人数是2时,场次是1;人数是3时,场次是1+2=3;人数是4时,场次是1+2+3=6……(板书)

师:人数是10时,场次是……

生:1+2+3+……+9=45

师:如果我们全班55人都参赛,一共要比多少场?

生:从1开始连续的自然数加到54

师:如果全年段有520人都来比。

生:场次就是1连续的自然数加到519

师:大家不仅找到规律,还会运用规律了。

师:如果是n个人,比赛场次就是——

生:从1开始的连续的数相加,加到(n-1)为止。

方法三:

师:刚刚有个同学说要用n×(n-1),这要怎么理解呢?

生:n是末项,1是首项,项数是n,再除以2

师:喔,你用了等差数列的解决办法。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结合图表来分析。

师:2个人的话,每个人要比几场?

生:1场。

师:每人比1场,那是不是要比2场?

生:不用,因为AB比,B就不用再和A比了。

师:明白了,重复的不比。那如果是3个人,每个人要比几场?

生:2场。

师:二三得六,一共6场,对吗?

生:要除以2

师:让你们知道除以2的道理在哪吗?

生:重复的部分。

师:4个人比呢?

生:3×4÷2=6(场)

师:按照你们的发现,10个人呢?

生:9×10÷2=45(场)

师:真妙,从不同的角度,你找到另一个算式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个好方法。

三、拓展运用,总结提升

1.策略牵移,解决问题

师:刚刚我们从简单情形开始,通过画图和列表,在算式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规律。这也就是华罗庚爷爷告诉我们的解决问题的宝典——“化复杂为简单”。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敢不敢再接受一个挑战。

生:敢!

师:看大家都信心满满的,请看题。

师:明白这种联络方式吗?你说。

生:每人同时通知两个人,每同时通知两人共需1分。

师:真是灵敏的孩子,善于捕捉关键字眼。

师:请大家在学习单上独立解决,记住喔,当你发现了规律就不用再往下写了。

师:看来,大家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了,速度这么快,就都找到规律了。谁先来分享你的发现。

1:我发现后一分钟通知到的人数总是前一分钟的2倍。

2:我也发现,新通知到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3:我发现用前1分钟通知到的人数乘2再加2就是通知到的总人数。

4:有字母X表示,通知到的人数,1分钟是X的一次方;2分钟是X1次方加X2次方;3分钟是X1次方加X2次方加X3次方,依此类推。

师:同学们,听明白他说的意思吗?

生摇头。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这里的X是几吗?

生:就是每次同时通知2个人。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这里的X其实就是2,对吧。

生点头。

师:按照他的这个规律,大家从简单情形开始去验证一下。

师:可见,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规律。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得到的收获会更多。

师:按照大家的发现,如果要通知完126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

生:6分钟。

2.唤醒旧知,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咱们一起解决比赛场次问题和找出联络方式规律,这两个问题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却用到一个共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呢?

生:遇到复杂问题,从简单的情形开始,通过画图或列表找规律。

师:是的,当我们遇到复杂的或困难的问题时,要学会化复杂为简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其实这种解题策略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以前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已接触过许多类似的问题。知道有哪些吗?

生:搭配中的学问,等差数列。

师课件点击回顾旧知:鸡兔同笼问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图形中的规律;点阵中的规律。

生:都是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师:正如老子说的: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师:其实不仅仅是数学学习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应该学会从简单情形开始,化难为易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课后,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完成这张家庭作业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