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五:竖的名称及写法
(2016-09-21 10:56:32)
课题:竖的名称及写法
课题
|
竖的名称及写法
|
授课者
|
|
授课
方式
|
讲授法
|
课
时
|
1
|
设
计
思
路
|
指导
思想
|
写字需要领会的很重要的方法是观察、比较。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两种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笔画教学的趣味性,使悬针竖、垂露竖的特点和行笔规律让学生浅显易懂,利于掌握。
|
教材
分析
|
从本课学习笔画的写法。汉字是通过线条本身的美和线条
组合美来实现的。我们可以把写字看作是在一个方框内排列线条,千变万化的闲谈就是笔画,排列组合的过程就是结构。只有把笔画写对、写好,做到“线条本身的美”,才能进一步做到 “线条组合的美”。所以,学习写字把笔画写对、写好,养成良
好的用笔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本课要求学生认识垂露竖、悬针竖的形态,掌握其写法;明确汉字的任何笔画都由起笔、行笔
和收笔三个阶段组成;理解用笔轻重和笔画粗细的关系。
|
学情
分析
|
学生已经了解简单的笔画书写,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训练。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让学生掌握竖的名称及写法,巩固并掌握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
过程与方法
|
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写好本课例字,初步认识笔画间隔。
|
情感与态
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的能力。
|
重点
难点
|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掌握横和竖笔画的写法和用笔的提、按、顿及笔顺规则;笔画位置间距的。
|
教学
策略
|
讲授法
|
资源
准备
|
范字卡、书写铅笔、田子格纸
|
教
学
过
程
|
学
生
学
案
|
一、检查文具、做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1、笔挨纸开始写横叫起笔;笔“向前走”叫行笔;写到末端停笔叫收笔。
2、横的形态、方向、轻重变化。
3、横的写法:提、按、顿的动作要领。
(二)学习竖的写法,板书垂露竖和悬针竖,讲述其形态和而者的区别。
1、两种竖画的起、行、收。
2、竖画的形态、方向、轻重变化。
3、写提、按、顿的要领。
|
教
师
导
案
一、师讲解示范
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
(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
(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
(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直下,顺势按拉回锋收笔。短竖在与短横相逢时,起笔不作顿。如“日、且、贝、具”等字中的短竖。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竖。
二、生模仿练
|
八、板书设计:
竖的名称及写法
一、师讲解示范
二、生模仿练习
|
课
堂
检
测
|
注意检查教学实效,并分类对学生
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教学评价
|
本课评价学生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自评,二是小组长评,三是学习效果测评。学习效果测评使用配套练习检测的办法进行。
|
自我
评
价
|
从学习的感受出发自己评价。
|
组长
评 价
|
从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发言、思考等方面评价。
|
反思
|
反
思
练
习
|
教
师
反
思
|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孩子自己观察、比较。因为学生在写字需要领会的很重要的方法是观察、比较。多运用一些竞赛的方法,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大大地增强学生写字兴趣,因为孩子大多都是争强好胜的。
|
本课教学中,学生笔顺掌握的较好,竖的书写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