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2022-03-11 17:15:02)
标签:

转载

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三五七)灯笼库胡同  

灯笼库胡同在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故宫东南侧,是东西走向的死胡同。西起南池子大街,向东不通行。全长82米,清朝属皇城,清内务府灯笼库在此,故而得名灯库胡同,民国三十八年(1949)称灯笼库,解放后称为灯笼库胡同。文革中一度改称葵花向阳路十二条,后又恢复原名。胡同内多为居民住宅,现在也已经被拆了一半了

传说在雍正年间,河北藁城屯头村,有个老头尤其喜欢制作灯笼。逢年过节,他制作的灯笼个个鲜艳夺目,高高挂在门口,邻居们很羡慕。人们都夸他心灵手巧。第二年,他提前多做了几对灯笼,拿到藁城的集市上去卖。这时候,偏偏走过来微服县太爷,一眼就瞧见了老头的灯笼,觉得很是别致,而且显得富丽堂皇,具有贵族气派,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县太爷二话没说,就全买下了。

县太爷把买的灯笼挂在衙门里外,越看越爱看,把这些灯笼当作珍宝了。没成想到了给皇上进贡的日子了,送什么好呢,师爷提醒衙门里的那些别致灯笼就可以,他有点舍不得。然而为了前途,只好割爱吧。县太爷把灯笼进贡上去,雍正皇帝很是高兴,虽说这个东西不值多少钱,但是很雅致,不仅好看,而且值得欣赏。皇帝立刻重赏了藁城县令,并将这种灯笼定为御用贡品。那个老头也就不再种地了,专门做起灯笼来了。以后,皇宫里里外外都挂上了屯头村的灯笼。这些贡品灯笼,被称为贡灯。又因为这种灯笼挂在皇宫内,人们就把贡灯改叫宫灯。藁城的宫灯就这样在京城内外名声远扬,加上工艺不断革新,它也成了北京城最流行的宫灯了。

虽然在1895年慈禧太后六十岁生日那天,皇宫里才有了电灯,但是一直没有手电筒,宫里的人们行走的时候都得提着宫灯,宫灯又称宫廷花灯。在宫里人也是分成三六九等的,皇帝皇后和各等太监、宫女决不能混为一谈的,所使用的灯笼也绝不相同。现在人们说起宫灯都说皇帝嫔妃使用的,没有说宫女用的。不过宫女们、小太监们使用的宫灯,也是很讲究的,毕竟是用在宫廷里的,难看了也丢皇家的脸。

宫灯是皇宫中用的,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帝后们用什么样的灯笼呢?有鎏金铜镂雕万寿如意楼阁式宫灯、木贴金嵌玉花鸟纹宫灯、红木画花卉六方宫灯、红木嵌玉诗文宫灯、木雕龙首宫灯、木漆金百宝宫灯、紫檀玻璃画宫灯、木制四角宫灯、紫檀描金缠枝花卉纱橱宫灯、银胎烧蓝嵌白玉八卦纹宫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灯笼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奢华、精致和气派。灯上的图案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在骨架之间镶以绢纱,并外绘各种图案,也叫彩绘灯。一般形制较大,悬挂在厅堂梁上。传统的宫灯,里面燃的是蜡,为了防风吹灭,通常会用水胶刷过的珍贵绢纱或玻璃做成的罩子。

随着玻璃传入我国,开始出现了透明玻璃制作的宫灯,叫料丝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宫灯,乃是现存最早的宫灯。制作十分复杂,除了用雕木、雕竹、镂铜做骨架外,还要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当然,一些上品的宫灯还会嵌有翠玉或白玉。宫灯的造型十分丰富,除了四角、六角、八角型的,还有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眼镜、套环等许多品种,尤以六方宫灯为代表,在清朝北京的宫灯最为有名的,却要数藁城宫灯。不仅美观,灯烛明亮,而且外罩耐风耐用,闻名四方。

从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它在造型及结构的科学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充分展示了中国制灯工艺的高超,以及古人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北京城,可是元、明、清连续三朝的皇家根据地,地位非比寻常。

在清代,宫灯由于珍贵,每到节日期间,也成了皇帝奖赏王公大臣的赐物。《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定制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灯盏数对。于是,那些皇宫外的王府里,也个个挂起了宫灯,免不了气派,荣耀。

清朝紫禁城里正月十五的灯火会,是清朝宫廷过年中的重头戏之一,灯戏就是皇帝本人邀请后宫嫔妃、皇亲贵胄、大臣使臣们一同参加的盛大活动,藩国的使臣们也会列席,由伶人手持各式彩灯演出指定的戏目,场面十分盛大;火戏则是在南苑、西苑、圆明园等地放焰火,配合表演的活动。宫廷花灯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华丽的灯会也将向使臣展现天家威仪,令藩国臣服。

灯笼的形状不同,使用的地方也不同,有挂在大殿堂上的,有放在书房桌上的,有立在宫内道路两边的,有各色人等卧室的,还有桥梁两边石立柱上的石灯笼,……储存起来自然要分门别类。

日常的照明灯笼,皇帝大婚、皇帝太后的生日等喜庆日子的灯笼,皇帝驾崩等丧事期间的灯笼更要分开存放。

灯笼罩子和蜡烛要分开,绢纱怕潮,玻璃易碎,蜡烛怕热更易燃,都要仔细的对待。在没有电的年代,蜡烛就是每晚必不可少的物品了,肯定是大量储存。蜡烛还分成红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又分上面有字的和没有字的。既要分开存放,还要拿取方便。一旦发生差池,轻则鞭笞,重则杀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