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http://image87.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8/1011/56958680_1
会阴穴(海底轮)为八脉之总根。道家还认为会阴穴(海底穴)是一扇铁门,九箭难穿。只要开启海底就不难了。方法是:凝神入气穴,神光下照海底,忘形无我,使息息归根。到一定阶段,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一气感通,自然而然也。
海底,放松形体的有效穴位。古今放松方法甚多,而松在海底轮,则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会阴穴(海底轮)一松,全身皆松。禅密功传人刘汉文先生说:“松在会阴。古称'体酥’,即放松会阴部,保持一种轻微的'性感’;做到这一点,可以导引全身肌肉和关节松散,并可导致精神的安逸,容易入静和呼吸自然。……
会阴穴(海底轮)——一穴开而百穴开。道家养生功法还加强对海底及中脉的修炼,进行了唤醒灵蛇的练功实践。初期,海底穴产生像微风样的气流沿大腿下行。随着练功的进展,海底穴逐渐出现一紧一松的开合感。紧时,海底穴;松时,气流下行伴有快感。海底穴呈开合现象,是灵蛇初醒的前兆。
海底穴(会阴穴)不开,任督难通。李时珍说:“此穴一开,百脉俱通”。海底一开,百穴皆开;中脉一通,百脉俱通。抓住海底穴的开启,无疑是提高练功层次之捷径,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但具体怎样守呢?首先,闭上眼睛,然后,加意念“用眉心对上一寸处,再入一寸处放出的紫光照会阴”,然后守着会阴就可以了。我第一次守的时候,一个半小时只觉得一会儿就过去了。现在当众生进入来污染我的净体时,令我的下丹田跳动加快时,只要我按此法意守会阴,刚意守会阴时,会阴的急速跳动也会带动上丹田的大跳动,当上丹田的跳动停止,会阴的急速跳动频率也会减慢,体内的众生就度化了,问过佛祖后就可以停下来了。净体之后,我就会觉得神清气爽,思维敏捷。由于守会阴净体净得较彻底,所以写东西时反应灵敏持续的时间较长。就不用好似以前那样,写一会儿就要停下来念咒度化众生(净体)才能继续写下去。懂得使用这一招后,睡觉前也不用再念咒度化众生了,想睡就睡,睡下之后就按照此法意守会阴,一会儿就睡着了。早上起床时搓搓手、擦擦面就可以了。起床之后,写东西会让我好似下笔如有神一样。
由于这是用上丹田的灵(体内阳气)直接激活体内的阴气产生的巨大能量,因此你储存于人与万物中的灵越多,你的阳气就越充足,你守会阴时,气就来得越快。以前我也曾经守过会阴,但没有现在的这种感觉,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当中的天地相合指的应该就是用上丹田产生的(灵)光照会阴,甘露就是指照会阴产生的能量,由于这些能量度化你体内的所有众生,你的身体自然就能获得生机。储存在你体内的阴性物质被度化之后,与它们相应的人也就会获得相应的解脱。
温总理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曾经说过,“我是比较重视道德的,我认为道德是比太阳还要光辉的东西。”原来道德的威力真的这么大。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指虚怀若谷的人,他心中的神才不会死,它的心才能成为玄牝(化生出灵的地方),但这个能化生出灵的门径是天根(上丹田)和地根(会阴)。只要我们能常常天地相接,二气相交,缠缠绵绵,不要过于执着,开发出来的能量就会用之不尽。
刚开始意守会阴,若体会不到会阴跳动的感觉,除了要多念咒度化众生之外,也可以用中指按会阴50下之后再意守(按的时候,以不痛为准)。但你要守会阴前,必须要问过,可以才守。坐着守会阴时,最好将会阴留出,睡下守时,最好将两腿弯曲提起,这样会阴才容易动起来。因为会阴是人体内所有的阴性物质交汇的地方,意守会阴虽然也会消耗能量,但由于产生的能量远比消耗的多,因此意守会阴能令我们头脑持续清醒的时间较长。由于储存于中丹田、下丹田的丹(灵)不多,通过意守度化这里的众生后,很快就会将储存在这里的能量用完,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也很容易导致空转(烧丹)。因此一般不用意守下丹田或中丹田来获得能量。
一般来说,人的会阴穴刚出世的时候都是打开的,但为什么渐渐地它又关闭了呢?一个刚出世的人本身就是纯阳体。他的紫金铃能将对方的阴性物质吸过来,并储存在他的会阴,渐渐地就将他的会阴穴关闭了。会阴穴关闭之后,他的百脉就渐渐变得不畅顺了,他的记忆能力就会渐渐减退。所以当我们意守会阴穴,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身边的人,特别是观想那些有病的人时,我们会觉得气感特别强。这是我们上丹田的灵光度化体内的阴性物质转化为能量时产生的感觉,由于有病的人,他的阴性物质特别强大导致的。由于我们体内的他的阴性物质与他体内的阴性物质本来是一体的,当我们将他的阴性物质度化了之后,他的疾病也会渐渐好转。这就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原因。
当我们将进入体内的阴性物质都度化时,会阴穴就打开了。此穴一开,百脉皆通,我们的能量充足了,就会渐渐回复到婴儿的无知、无欲的状态,且灵感、智慧和能量源源不断。这才是真正的开悟。 意守会阴简单易行,不用手印也不用按正规打坐。不方便闭上眼睛的时候,也可微微意照会阴。
海底修炼
在人体密处有一个重要的穴道:海底。此穴又称阴跷穴、生死窍、海底轮等。经解剖,在球海绵体的中央,有会阴浅和深横肌;内有会阴动静脉分支;布有会阴神经的分支。除了解剖学提供的有关知识外,海底还蕴藏着人体的许多奥秘,历来为密宗和道家所重视。
海底——人体热能供应的源泉
密宗认为,人体海底轮眠伏着一条威力巨大的灵蛇,成三蜷半之形,其头向下垂落。一旦唤醒灵蛇,它就会喷发出一股强盛的“灵热”(又称拙火、灵力),使人得到健康的身体和过人的精力,还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各种功能。故瑜珈云:“如果领悟了这火的秘密,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觉者。”
据李旺华先生介绍:内功修练能使这股能量不断增强。在这股能量未被唤醒之前,内功修炼完全依赖每个人的努力和意志。因此内功进展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一旦这股能量被唤醒后,内功的修炼就不同了,它将会为我们修炼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由此可见,海底轮乃基础轮,是人体热能供应之源泉。它与性腺和肾功能有密切之关系。
海底——贯通全身气脉之要隘 道家也对海底作了大量的研究。张紫阳特别重视此穴的功效,他在《八脉经》云:“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上通泥丸,下透涌泉。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尻脉周流,一身贯通。和气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康强,容颜返壮。在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气之根,产铅之地也。”道教龙门派千峰老人赵避尘所著《性命法诀明指》一书,则详细介绍了开通奇经八脉的十个步骤,其每一步骤都围绕海底为核心进行,使气沿八脉上下、前后运转,故称海底为八脉之总根。
道家还认为海底是一扇铁门,九箭难穿。只要开启海底,展窍、开关也就不难了。方法是:凝神入气穴,神光下照海底,忘形无我,使息息归根。到一定阶段,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一气感通,自然而然也。
海底,放松形体的有效部位
古今放松方法甚多,而松在海底,则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海底一松,全身皆松。禅密功传人刘汉文先生说:“松在会阴。古称'体酥’,即放松会阴部,保持一种轻微的'性感’;做到这一点,可以导引全身肌肉和关节松散,并可导致精神的安逸,容易入静和呼吸自然。……
海底——具有防漏纠偏的作用
遗精,历来被丹家视为大忌,称作“漏丹”。古代丹家“采大药”时要用状如馒头似的木座抵住谷道,以防漏丹。如此强制手段失却自然,似非妙法。若著意守海底片刻,阳物渐倒,何来漏丹?……
海底——一穴开而百穴开
加强对海底及中脉的修炼,进行唤醒灵蛇的练功实践。初期,海底产生像微风样的气流沿大腿下行。随着练功的进展,海底逐渐出现一紧一松的开合感。紧时,海底内吸;松时,气流下行伴有快感。海底呈开合现象,是灵蛇初醒的前兆。
在练功中,海底可以产生强烈的内吸—抽痛—松弛的节律性反应,伴随温度升高,似熊熊烈火在燃烧,当达到难以忍受的炀感时,突然,一股猛烈的热能从海底喷射而出,沿中脉旋转而上,直冲头顶百会穴。刹那间,头部产生裂痛,头骨“啪啪”作响,眼吐金光,全身震动扭摆,其势石破天惊!沉睡之灵蛇终于觉醒,巨大的能量正是来自海底!热能贯通中脉达百会后,沿任脉下行,过海底,向上一冲,势如破竹地攻下“三关”,循任督自然转数圈,此即道家所称的“小周天”,然后流向四肢百骸,实现了“大周天”。
海底不开,任督难通。李时珍说:“此脉才动,百脉俱通”。海底一开,百穴皆开;中脉一通,百脉俱通。抓住海底的开启,无疑是提高练功层次之捷径,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