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崩溃的饺子
家庭中华料理是离不开饺子的。从采购食材开始的全部流程我要独立完成,还要总结出一些所谓的心得。


饺子,中国人一般都会做,真没有什么好嘚瑟的。但是我要拍照交作业,卖相一定要好,形状要统一。家庭是关键词,太随意照片不好看,太精致就不是家庭了。
饺子数据具体化真是崩溃了,就是多少克面放多少克水,饺皮直径多大,厚度几厘,一个饺皮幹几下,一个饺子捏几次,一个饺子多少克,煮多少秒后怎么办,之类。又不是上流水线,也不是商家算成本,哪个家庭不是凭手感做菜呢。
从拍照的角度看,可以总结如下。
皮:面粉要用精粉(日语叫强力粉,价格和薄力粉一样),皮要硬一点。好处就是 包有型煮不破。
馅:要干一点,少放盐和酱油,别把蔬菜的水分杀出来。好处是包出来的饺子不变形。
包:一个饺子捏7次,放上馅后中间捏一下,在左右侧的三分之一处开始,各捏三下,成为一个元宝的样子。三分包七分摆,要横看成岭侧成峰。
煮:飘上来后,肚子一鼓起来就马上捞。好处是没变形拍照好看(熟没熟你不要关心)。
感想:其实和拍美女一样,都是在乎尺寸重量比例颜色时机什么的,内涵和味道是另一回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