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赋权材料,唤醒创意

(2025-09-28 15:16:46)
        在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中,我们曾一度沉迷于提供丰富而规整的成品或半成品材料,直到我们尝试将来自大自然的“礼物”——树叶、树枝、石头、种子、松果等请进活动区,我才恍然发现,我们之前为孩子们框定了一个多么有限的“创意空间”。与大班孩子们共同探索自然材料的过程,是一场关于“赋权”与“唤醒”的深刻修行。
        首先,自然材料是“去模式化”的精灵,它彻底解放了幼儿的创造力。 与统一的彩色卡纸、贴画不同,没有两片叶子的脉络完全相同,没有两块石头的形状完全一致。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模仿变得困难,却让真正的创造得以发生。孩子们在面对一篮松果时,不会被告知“它应该是什么”,于是,在他们的手中,松果变成了小刺猬的身体,变成了圣诞树的塔尖,变成了娃娃家炉灶里的“煤球”,甚至用颜料点缀后成了一束奇异的花。美工区从此告别了“千篇一律”,充满了令人惊奇的个人表达。是自然材料本身的不确定性,成功“唤醒”了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独特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其次,投放自然材料,本质上是教师将创作的主动权“赋权”于幼儿。 过去,我们常常是环创的设计师和主导者,孩子是执行者。而现在,我们的角色转变为材料的提供者、过程的观察者和关键时的支持者。我们不再急于示范“小兔子怎么贴”,而是退后一步,提出开放性问题:“这些材料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打算怎么把它们组合起来?”我们见证着孩子们自己决定用什么材料,解决如何将树枝稳稳立起、如何将豆子牢牢粘住等实际问题。这个过程,赋予他们的不仅是作品,更是自主规划的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与自然材料的互动,是一场全方位的感官与审美体验。 孩子们在触摸树皮的粗糙、感受石头的冰凉、嗅闻 松脂的清香、聆听种子落入篮中的沙沙声时,他们的感官被充分激活。在挑选材料进行搭配时,他们无意识地学习着构图、平衡与色彩搭配——将红色的浆果与深绿的叶子组合,将光滑的贝壳与粗糙的树皮并置。这是一种源于生命本能的审美体验,远比单纯学习配色技巧更为深刻和持久。
        如今,我们的美工区更像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工作坊。在这里,孩子们是真正的艺术家和建筑师,而自然材料,则是他们最忠实、最富启发性的创作伙伴。我们只需心怀信任,提供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环境,然后,静待花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