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午睡习惯的养成
(2023-01-02 08:30:28)
幼儿时期是形成社会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经专家研究表明2—3岁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和训练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习惯不仅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是老师的职责。良好午睡习惯是调节幼儿情绪、保证饮食、身体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午睡习惯呢?
一、创设积极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幼儿的午睡质量,是幼儿良好午睡习惯养成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外部条件,如无外界干扰的声音,午间的活动量适中,身体无病痛,午睡时不和同伴说话交谈,心情愉快平静,吃饱饭等等。在幼儿午睡时,教师帮助盖被子,可以去抚摸一下幼儿的手和小脸,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为幼儿入睡打好基础。
二、午睡常规培养
良好的午睡常规是幼儿午睡习惯培养的基础环节,教师及家长要让幼儿知道午睡是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午睡对身体的好处,懂得午睡室是需要安静的地方,提出“四轻”的要求:轻轻走、轻轻说、轻轻脱、轻轻放,养成幼儿共同维护良好午睡环境的自觉性,对于做得好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三、多照顾,多加关注
根据幼儿不同表现,选择对他们来说比较恰当的、最能接受的、能够产生体验和共鸣的方法,反复训练,使之逐步建立起睡眠的条件反射,养成自然入睡的习惯(无论是在园还是在家都应坚持)。如,有的幼儿睡觉时喜欢抱娃娃才能入睡,那开始时,我满足她的要求,给她个娃娃,以后逐步减少抱娃娃睡的时间,逐步消退替代物,让他自然地入睡。
四、睡姿的培养
对于入园不到一年的孩子来说,睡觉时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出现好多不正确的睡姿,如,有的幼儿歪着脑袋睡觉,有的幼儿趴着睡,有的双手压着胸膛睡,甚至还有的幼儿把脚搁在床沿上睡。这些睡姿容易使幼儿做恶梦,影响幼儿骨骼的正常生长或导致呼吸不畅通。教师应通过各种故事讲述、常规活动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睡姿,并结合午睡实际,密切观察,随时纠正幼儿的睡姿。
一、创设积极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二、午睡常规培养
三、多照顾,多加关注
根据幼儿不同表现,选择对他们来说比较恰当的、最能接受的、能够产生体验和共鸣的方法,反复训练,使之逐步建立起睡眠的条件反射,养成自然入睡的习惯(无论是在园还是在家都应坚持)。如,有的幼儿睡觉时喜欢抱娃娃才能入睡,那开始时,我满足她的要求,给她个娃娃,以后逐步减少抱娃娃睡的时间,逐步消退替代物,让他自然地入睡。
四、睡姿的培养
前一篇:如何分龄指导幼儿园户外活动
后一篇: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