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吃饭挑食哭闹怎么办
(2022-11-02 09:37:11)
1、幼儿进餐时坐姿不一,甚至有的翘起了二郎腿。
儿歌提示:可以编一首关于坐姿的儿歌,这样经过反复地念,会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约束自己。
多次提醒:小年龄段的幼儿需要多次以及反复的提醒,因为他们比较容易忘记,
家园一致:与家长进行沟通,重视幼儿的坐姿,特别是小年龄段的幼儿,能力超强,所以请家长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坐姿,做好榜样工作。
2、不会用勺
记录姓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清楚班级中有哪几位幼儿是不会使用勺子,记录好姓名甚至可以贴在班级布告栏中,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家园共育:不会使用勺子的幼儿姓名已记录好,可以与家长进行交流,并要求家长与园达成一致做法,这样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区域中练习:可以在娃娃家、益智区投入喂食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使用勺子的能力,并也能激发幼儿对使用勺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多鼓励、奖励:当幼儿有一丁点进步时,不要吝惜表扬的语句,及时的表扬幼儿,会收获到更多。
3、吃饭时不扶碗,易翻
儿歌提示:可以编一首相关的儿歌,当然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加入一些幼儿喜爱的动物,如小兔吃饭不扶碗,扑通,掉在
——多加提醒:在幼儿进餐时,教师可时不时地提醒幼儿要手扶碗吃饭,否则会翻,这样如给幼儿“打预防针”。
家园一致:班级中可以开设一些关于进餐的小讲座,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家园联系窗等媒介,让家长了解园内进餐的步骤与内容,并请家长尤其是祖辈在家也同幼儿园做到一致,使幼儿养成的习惯。
4、偏食,挑食
故事引导:可以通过一些故事,特别是如小猫爱吃鱼这类动物是主角的故事尤为吸引幼儿,作用很大,这样逐步来引导幼儿改善偏食、挑食的习惯。
多鼓励、奖励:幼儿的一丁点进步都是值得鼓励的,所以不要吝惜,多用鼓励的话语、或贴纸等来奖励他,这样更会启发他,改变他,改善挑食偏食习惯。
家园共育:和家长多沟通、交流,并可以通过一些讲座,育儿知识等等让家长了解挑食、偏食的危害与改善这一行为的方法,逐步提高幼儿的良好习惯。
5、吃饭时易分心,易讲话
多提醒:幼儿进餐时,教师要注意教室中的一切,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幼儿吃饭有些分心,及时提醒。
规则制定:利用空余时间,和幼儿共同制定小规则,如,吃饭时,不可以讲话,如讲话的话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就要有“惩罚”了,如不能玩玩具,没有贴纸等等。
家园一致:和家长交流情况,并请家长在家中做好榜样作用,尽量吃饭时不要多讲话。
6、做不到“四净”
规则制定:和幼儿共同制定小规则,当然也让给幼儿一段时间练习与过度,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所以一开始做不到“四净”,教师可提醒,但时间久了就要遵守规则了,做不到就用别的交换,如今天没做到“四净”,那今天有可能只能和老师讲故事,不能自己玩自己带的玩具。
儿歌提醒:可以编些简易的小儿歌,这样的“言行同步”会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并且他们更会乐在其中。
故事引导:和幼儿讲讲小故事,自己改编的也可以,逐步引导幼儿正确地进餐,以及尽自己所能做到“四净”,做个卫生好宝宝。
家园共育:可以把制定的小规则,编的儿歌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充分了解班级的进餐情况,并请家长在家中的做法与园一致,不让幼儿有松懈的机会。
7、幼儿用餐时碗没有放在身体中间。
儿歌提示:编些儿歌,利用空闲时间念念,“言行同步”会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并且也会乐在其中。
辅助介入:教师可在餐桌上根据碗的具体放的位置安放三个小圆,让幼儿在进餐时对应放,这样就不会再出现这类情况,时间久了,幼儿养成习惯后可撤去这些小圆。
8、有的幼儿进餐时直接把汤倒入饭中,有的幼儿从不喝汤。
家园共育:和家长沟通、交流,告诉他们吃饭不能把汤倒入饭中,这样不利于幼儿身体发展,并要求家长和教师一同监督幼儿进餐的良好习惯。
——多提醒:教师可留心,并记录下哪几位有这样的行为或习惯,然后每次进餐时三位教师尤其要注意这样的幼儿,逐步改善进餐习惯。
——故事引导:在睡前故事、空余时间或学习活动时,可适当地、有选择性地选择这类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进餐步骤和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9、幼儿喜欢喂饭,不肯自己吃
规则制定:教师可记录下哪几位幼儿是不愿自己进餐的,然后和他们约法三章,做到就奖励,若做不到可选择如不参加小游戏或无贴纸这样的“惩罚”来“处罚”。
奖励为主:当幼儿有一丁点小进步时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奖励,同时再幼儿进餐时教师也要多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他。
家园共育:多和家长交流,相互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达成一致做法,促进幼儿进步。
故事引导:通过一些小故事,甚至是在当下,教师可编个小故事,加入他们喜爱的动物,来引导幼儿要自己吃。
10、吃饭速度慢,含饭现象严重。
多提醒:在进餐时,教师可运用一些巧妙地语言来提醒幼儿提高吃饭的速度。
时间约束:可和幼儿达成一致,在一段音乐或故事后,如果在它们结束前吃完饭,就可以获得奖励。
故事引导:利用一些故事,甚至可以是自己编的,在吃饭时或其他空余时间来和幼儿讲讲,渐渐引导幼儿加快进餐速度。
家园一致: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家中进餐情况,并达成一致,渐渐提高幼儿进餐速度,特别是有含饭现象的幼儿。
11、 一到吃饭就哭闹
了解原因:教师发现这样的情况后,先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其中的真正原因,再对症下药。
鼓励自己进餐:在幼儿进餐时,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地鼓励幼儿自己进餐,每次都用鼓励地语言来激励幼儿自己进餐,渐渐养成自己进餐的良好习惯。
家园共育:家长都很担心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所以要多与家长沟通,特别是独立进餐有些困难的幼儿,请家长和教师在幼儿进餐方面达成一致,逐步提高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