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自主管理的游戏化策略研究与实践(二)
(2021-01-04 07:35:40)
二、自主管理的游戏化策略实践
(一)生活活动中的自主管理游戏化策略
1标记的游戏化。标记是常见的自主管理策略之一,如饮水处用箭头表示人口和出口,在幼儿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能引导他们有序地朝指定方向走;在洗手池边地上贴一条线,能帮助幼儿学会排队等待不插队、不推挤;在睡觉的床前贴上鞋子的印记,提醒幼儿鞋子脱下后要摆放整齐;等等。这些标记虽说不起眼,但对幼儿学会自律、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标记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简短又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就增添了很多趣味性。例如
漱漱口—手拿小水杯,嘴里喝口水,先抬头再闭嘴咕噜噜呀漱漱口。
洗手歌——小宝宝,爱洗手,大家一起卷袖口,擦一擦,搓一搓,小手洗得真干净。
午睡歌—一轻轻走进午睡室,脱下衣服折整齐,小被叠好床靠齐,环境整齐靠大家。
2。值日生制度的游戏化。中班幼儿可以开始尝试值日生制度。需要明确的是值日生不是来管理大家的(管理大家会让幼儿产生攀比和逆反心理),而是为大家服务的。教师根据幼儿人数,合理分配值日生的任务,力求给每位幼儿锻炼的机会。例如午餐时值日生摆放餐具,既锻炼了数学能力又培养了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传统的值日生制度由教师规定值日内容,幼儿没有选择性。教师借鉴幼儿自主游戏的模式,重新设计了值日表。将服务项目以图片形式呈现,幼儿目了然,可根据自己意愿插牌选择值日的时间和内容。插牌的设置让幼儿有了自主选择权,适合刚刚接触值日生制度的中班幼儿。
3。自我服务的游戏化。幼儿的自我服务也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例如早晨来整理衣帽柜、擦拭自己的小椅子,午餐自己端饭、送餐具,午睡自己穿脱衣服,离园整理自己的物品,等等。
自我服务的游戏化可以结合标记法,例如制作幼儿一日活动图,在每个环节画出幼儿可以自我服务的内容;还可以用自我记录法,幼儿人手一份自我服务的记录表,做到了打勾。如果一周内都做到了,可以到教师那里换取一个小贴画作为奖励。(二)游戏活动中的自主管理游戏化策略
1.区域活动的游戏化管理策略。区域活动包括游戏内容确定、游戏规则的建立,游戏材料的投放教师应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的内容:“你们想玩什么?这个游戏怎么玩?“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商量规则的建立:“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玩游戏?活动结束后应该怎么办?有人不会玩怎么办?”不断丰富调整游戏材料的投放:“我们还需要什么?如果没有这个材料怎么解决?”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幼儿有兴趣去玩,才能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维护真正属于自己的游戏环境,自我管理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建立
2.户外体育活动的游戏化管理策略。这里主要是指晨间锻炼。晨间锻炼时用热身图提醒迟来的幼儿主动进行热身活动;用小手环代表已经玩过班级必练项目;用规则图提示幼儿每个游戏的规则与玩法;用指定的音乐提示幼儿需要休息,等等。
(三)集体活动中的自主管理游戏化策略
1.活动过程的游戏化。集体活动时如组织过程不合理,幼儿会失去参与兴趣,就不会专心听讲,积极参与,图此做好二次备课很有必要教师要明确而是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探究,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在活动过程中习得新经验。教师应在集体备课中对照《指南》,查找每一节活动的游戏精神体现,确保活动过程游戏化
2.活动准备的游戏化。活动前准备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具准备,也有幼儿的学具准备。学具准备可以让幼儿学会自我服务,比如活动前就准备好画笔、纸、幼儿用书等学具,提前拿好放在桌子中间,有需要的时候幼儿直接取用,而不是等教师一样样地发给幼儿这既节省了时间也让幼儿养成做准备的好习惯课程游戏化这个教育理念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和角度提出了“平等”的概念,换句话来说,班级管理不应该仅是教师的专利,幼儿更应该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正如魏书生老师所提出的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个性,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因人而异地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事干,感受到自己在班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人都去管理,人人都被管理这样才能让孩子主动为班集体负责,养成真正的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是幼儿的内在需要,更是幼儿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我们应该积极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相关能力。
幼儿的自我管理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果将游戏和自我管理两者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自我管理,对于中班幼儿初步建立自我管理意识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一)生活活动中的自主管理游戏化策略
1标记的游戏化。标记是常见的自主管理策略之一,如饮水处用箭头表示人口和出口,在幼儿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能引导他们有序地朝指定方向走;在洗手池边地上贴一条线,能帮助幼儿学会排队等待不插队、不推挤;在睡觉的床前贴上鞋子的印记,提醒幼儿鞋子脱下后要摆放整齐;等等。这些标记虽说不起眼,但对幼儿学会自律、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标记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简短又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就增添了很多趣味性。例如
漱漱口—手拿小水杯,嘴里喝口水,先抬头再闭嘴咕噜噜呀漱漱口。
洗手歌——小宝宝,爱洗手,大家一起卷袖口,擦一擦,搓一搓,小手洗得真干净。
午睡歌—一轻轻走进午睡室,脱下衣服折整齐,小被叠好床靠齐,环境整齐靠大家。
2。值日生制度的游戏化。中班幼儿可以开始尝试值日生制度。需要明确的是值日生不是来管理大家的(管理大家会让幼儿产生攀比和逆反心理),而是为大家服务的。教师根据幼儿人数,合理分配值日生的任务,力求给每位幼儿锻炼的机会。例如午餐时值日生摆放餐具,既锻炼了数学能力又培养了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传统的值日生制度由教师规定值日内容,幼儿没有选择性。教师借鉴幼儿自主游戏的模式,重新设计了值日表。将服务项目以图片形式呈现,幼儿目了然,可根据自己意愿插牌选择值日的时间和内容。插牌的设置让幼儿有了自主选择权,适合刚刚接触值日生制度的中班幼儿。
3。自我服务的游戏化。幼儿的自我服务也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例如早晨来整理衣帽柜、擦拭自己的小椅子,午餐自己端饭、送餐具,午睡自己穿脱衣服,离园整理自己的物品,等等。
自我服务的游戏化可以结合标记法,例如制作幼儿一日活动图,在每个环节画出幼儿可以自我服务的内容;还可以用自我记录法,幼儿人手一份自我服务的记录表,做到了打勾。如果一周内都做到了,可以到教师那里换取一个小贴画作为奖励。(二)游戏活动中的自主管理游戏化策略
1.区域活动的游戏化管理策略。区域活动包括游戏内容确定、游戏规则的建立,游戏材料的投放教师应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的内容:“你们想玩什么?这个游戏怎么玩?“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商量规则的建立:“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玩游戏?活动结束后应该怎么办?有人不会玩怎么办?”不断丰富调整游戏材料的投放:“我们还需要什么?如果没有这个材料怎么解决?”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幼儿有兴趣去玩,才能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维护真正属于自己的游戏环境,自我管理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建立
2.户外体育活动的游戏化管理策略。这里主要是指晨间锻炼。晨间锻炼时用热身图提醒迟来的幼儿主动进行热身活动;用小手环代表已经玩过班级必练项目;用规则图提示幼儿每个游戏的规则与玩法;用指定的音乐提示幼儿需要休息,等等。
(三)集体活动中的自主管理游戏化策略
1.活动过程的游戏化。集体活动时如组织过程不合理,幼儿会失去参与兴趣,就不会专心听讲,积极参与,图此做好二次备课很有必要教师要明确而是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探究,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在活动过程中习得新经验。教师应在集体备课中对照《指南》,查找每一节活动的游戏精神体现,确保活动过程游戏化
2.活动准备的游戏化。活动前准备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具准备,也有幼儿的学具准备。学具准备可以让幼儿学会自我服务,比如活动前就准备好画笔、纸、幼儿用书等学具,提前拿好放在桌子中间,有需要的时候幼儿直接取用,而不是等教师一样样地发给幼儿这既节省了时间也让幼儿养成做准备的好习惯课程游戏化这个教育理念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和角度提出了“平等”的概念,换句话来说,班级管理不应该仅是教师的专利,幼儿更应该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正如魏书生老师所提出的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个性,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因人而异地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事干,感受到自己在班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人都去管理,人人都被管理这样才能让孩子主动为班集体负责,养成真正的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是幼儿的内在需要,更是幼儿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我们应该积极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相关能力。
幼儿的自我管理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果将游戏和自我管理两者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自我管理,对于中班幼儿初步建立自我管理意识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