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怎样在建构区让幼儿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一、创设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可以自由、自主地游戏。
二、设置符合幼儿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活动目标。
三、在建构区投放适宜的、具有层次的游戏材料。
健康领域:
建构区不仅可以在室内还可以选择在室外。
户外建构区投放的积木一般较大,幼儿在搬运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大肌肉的协调发展,锻炼载物行走的能力,使幼儿的肌体得到锻炼。而室内选择较小的积木,在操作过程中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精细动作,锻炼手部的小肌肉群。户外的搭建,可以使幼儿多接触新鲜空气,增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幼儿骨骼、关节的灵活与协调,使幼儿全身都得到活动。
除了幼儿的生理健康,还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当幼儿搭建成功一件作品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积极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地发展。
科学领域:
在区域内投放不同形状、大小、数量不等的积木可以帮助幼儿在实际的直接操作中获得关于积木的形状、大小、轻重、多少等方面的知识。
体验到不同形状的积木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领会到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体会造型的对称和力量的均衡;
积累有关空间方位的概念;
帮助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发展幼儿的表征能力、实际操作水平;
丰富幼儿的建构知识。
艺术领域:
建构区不仅可以投放原木积木,还可以投放轻便、彩色的塑料积木,这样在搭建过程中幼儿根据不用的材料、主题能搭建不同的作品,如:可以用易拉罐做柱子、用盒子做层板、彩色积木做花朵绿树等等,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感知。其他幼儿在评价作品时也在不断提升鉴赏美的水平。
语言和社会领域:
例如在搭建的公园旁边放上恐龙、花草等,幼儿可以一边搭建一边讲述“恐龙的故事”。有了生动的故事作为依托,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能搭建出结构更加复杂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