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正确的方向
(2025-09-06 11:24:14)
表弟刚刚迈过三十岁的门槛,见面时,他的神情有些茫然,语气中透出一丝焦虑:“哥,为什么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向前走,只有我还像个迷路的孩子?”
表弟告诉我,朋友们有的升职、有的加薪,有的结婚生子,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进步”。只有自己,似乎毫无建树,“我觉得自己压根就没有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表弟说。
什么是正确的方向?表弟的话让我陷入思考。我想起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画面:在阿拉斯加的河流里,有些鲑鱼奋力逆流而上产卵,有些被洋流裹挟着漂向未知的海域,还有些留在咸淡水交汇处,在潮汐涨落间找到独特的生存法则。生物学家说,没有哪条路径是绝对正确的,每条鱼都在完成自己的洄游史诗。
在我晨跑的路旁,有一棵生长了很多年的老槐树。有一年,一场大风折断了它最粗壮的主干,众人都感到惋惜,这对老槐树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呀。就在众人为老槐树担忧之时,却发现在折断处萌发出四五个新芽,朝着不同维度舒展,而且生长的速度很快,像凭空伸出了一根根绿色的手臂。原来树木从不需要统一的方向感,它们把每个意外拐弯都当作重新扎根的契机。
深夜翻看泛黄的《徐霞客游记》,这位用双脚丈量大地的旅人,临终前仍在修改西南边陲的考察笔记。同时代的书生们沿着科举正途奔赴京城,他却在瘴疠之地记录溶洞钟乳的纹路。三百多年后,仕途显赫者的名字湮灭在故纸堆里,那个“不务正业”的游子,却用一步步脚印为华夏地理刻下永恒的坐标。
或许我们都误解了“前进”的含义。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既然地球是圆的,那么所有的方向都可以是前进的方向。而所谓的迷途,不过是尚未被命名的征途罢了。
《读与写》2025年8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