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与笑话》:“倾听”的孝顺
(2025-06-25 16:27:34)
父亲打来电话,总是咳嗽。我一听紧张起来,近来天气变化无常,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差,确实容易出现问题。我打算请假带父亲去医院做个检查,找医生看看。父亲却连连推辞,说自己已经在村里的诊所开了药,先吃几天看看效果。村里的诊所开了几十年,医生对村里很多人的身体状况都很熟悉,相当于大家的私人医生了,有时候开的药很对症,疗效确实很不错呢。
接下来的几天,父亲每天晚上都会给我打一个电话,汇报自己的“病情”。“今天上午咳嗽轻了一点,下午好像又严重了”“天气暖和,一天都没怎么咳嗽”“晚饭吃了点你妈炒的辣椒,好吃是好吃,可我突然想起来辣椒对嗓子不友好,不会加重咳嗽吧”……一开始,我不断给父亲提建议,甚至想直接回家,带父亲去医院看病。后来我不着急了,因为我发现父亲咳嗽的症状在一点点好转,而且父亲对这个结果似乎早有预料,他仍旧喜欢给我讲一讲他的“病情”,我也像往常一样认真地听他讲,然后给予恰当的回馈。
有段时间,母亲好几次跟我提起上楼不方便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的原因,以前上楼不觉得费力,现在上下楼梯觉得腿疼,虽然只是在2楼,但爬楼梯还真的挺累的。”母亲说。这好办呀,我们还有一套闲置的房子,有电梯,而且楼层不算太高,卧室朝阳又宽敞,父母搬过去住再合适不过了。
母亲却不肯搬,她说在老房子住习惯了,和街坊邻居们也熟,舍得不走。但这并不妨碍母亲时常跟我抱怨——说“抱怨”好像也不太对,母亲就是跟我讲述爬完楼梯后自己的感受,有时会出一身汗,有时需要歇十来分钟,有时候双腿会有点疼……不过这些都无伤大碍,第二天母亲就满血复活,继续该干啥干啥。
我静静地听母亲说完,叮嘱她注意身体,别太劳累,实在不行就搬到有电梯的房子去住。“咱又不是没有不带电梯的房子,啥时候想去住都可以。”我对母亲说。听了我的话,母亲笑得欣慰又满足,却一点搬走的意思都没有,爬楼梯爬得照样起劲儿。
有一次,爱人听了我和父母的对话,责怪我不孝顺,不赶快给老人想解决办法,只是听他们抱怨有啥用?我笑着摇摇头,回答道:“你难道没有发现吗?他们并不需要所谓的解决办法,因为他们心里早就有了解决办法。他们只是想让把自己的经历的事情讲给子女听,并享受子女对他们的紧张和关心,从而收获一种快乐。”
所以,何必非要让他们改变呢?孝顺的重点从来不是“孝”,而是“顺”,谁说“倾听”不是一种孝顺呢?在不影响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顺从他们的意思,陪他们聊聊天,听他们说一些家常,哪怕已经重复过几次,又有什么关系呢?父母开心,子女也放心,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