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健医苑》:老来伴

(2024-06-02 15:46:37)

                      老来伴

                 乔凯凯

父母那代人的婚姻大多是通过相亲结成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谈不上什么“爱情”,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几次。我的父母就是随处可见的普通夫妻的样子,看起来没有特别恩爱,但都是踏实生活的人,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形式。

记得之前我问过父亲:你爱不爱我妈?父亲摆摆手回答,什么爱不爱的,搭伙过日子呗。这话传到母亲耳朵里,她竟没有生气,反而平静地说:“你爸说得没错,把日子过好,把你们养育好就行了。”

我一直以为父母之间没有太深的感情,他们之所以能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给彼此,也给子女一个完整的家庭。从小到大,父母偶尔吵架闹矛盾,我都在心里捏一把汗,怕他们一气之下离婚。毕竟他们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浓情蜜意”“难舍难分”,就像母亲常说得那样“谁离开谁都能过”。

父母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大半辈子,直到前段时间,母亲患了脑梗。好在不太严重,而且发现及时,医生说住院治疗十来天就可以出院,而且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母亲却好像吓着了,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看起来很虚弱。

我特意请了假,来医院照顾母亲,给母亲熬营养粥,搀扶她散步,陪她说话逗她开心。父亲也在医院,但有我在,他似乎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坐在一旁,偶尔给母亲递一杯水或者削一个苹果。我庆幸自己请了假,不然母亲可怎么办呀。

见父亲在医院吃饭、休息啥的都极不方便,我便提议让父亲回去。父亲竟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回绝了:“我就在这里吧,你妈有啥需要的,我在跟前方便。”我扭头看向母亲,想让她劝父亲,没想到母亲也顺着父亲的话说:“晚上让你爸回家睡觉,白天他在这里多少能帮点忙。”

我暗笑,帮什么忙呀!带母亲做检查、送化验样本、缴费啥的,不都是我跑腿的嘛!父亲年龄大了,很多操作都不会,让他去怕是能在医院里迷了路。至于照顾母亲,我作为子女,精力和体力都比父亲好,自然也可以更周到。想是这样想,但我没有说出口,得给父亲留一点面子。

在医院照顾母亲两三天后,母亲说让我回去上班。我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这怎么行?我走了谁来照顾你?“你爸呀!”母亲说。母亲说得理所当然,一旁的父亲忙跟着点头:“对,我照顾你妈。”一开始,我以为父母只是怕耽误我工作,后来才确定,父亲确实想要亲自照顾母亲,而母亲也愿意让父亲照顾她。

接下来的几天,我下班后会去医院看看父母。有时父母在吃饭,母亲胃口不好,不愿吃,父亲就拿起勺子,像哄孩子一样喂母亲吃。有时父亲在给母亲梳头,父亲的手法很笨拙,母亲一边帮父亲纠正,一边却露出幸福的笑容。还有一次,母亲睡着了,父亲就坐在床边,长久地看着母亲,还伸出手替母亲拢了拢额前的碎发……

眼前情景让我莫名地想起“相濡以沫”这个词语,我也终于明白,此刻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是彼此的依靠,他们互相扶持、给予力量,不离不弃,甚至彼此维系生命。在真正虚弱的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爱人,这种需要是相互的,任何一种关系都替代不了。亲友也好,子女也罢,哪怕一切需求都满足,也还是不能少了爱人,因为有些东西,只有爱人能给。                       

  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于上了年龄的父母来说,老伴是一种依靠,也是一种慰藉。父母之间的感情大多都是后来培养的,在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中,慢慢产生信赖、依靠和牵念。与年轻人的奔放热烈不同,他们的感情往往含蓄内敛,不动声色,却隽永悠长,坚韧牢固,任时光漫漶,历久弥新。 

《保健医苑》2024年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