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智慧》:被自己说服沙漠中的植物
(2024-05-19 14:40:06)
小猴子来到森林乐园里,想要找个新朋友一起玩耍,刚好这时一只松鼠走了过来。松鼠主动伸出手说:“你好,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小猴子却没有立刻答应,它仰起头说:“你会的本领多吗?”“为什么这么问?”松鼠很不解。小猴子回答:“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一个理论吗?别人会通过一个人的朋友来判断它的水平,如果它的朋友很厉害,那么它也不会差。可如果它的朋友水平很差,那这个人的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如果要找朋友,就要找一个特别厉害的朋友。”
听了小猴子的一番话,松鼠连连点头,它觉得小猴子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接下来,松鼠却转身打算离开。小猴子拉住松鼠,问:“你为什么要走?你不是想要和我做朋友吗?”松鼠摇摇头说:“我被你说服了,我觉得我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要找一个特别厉害的朋友,这样才能显得我很厉害呀。”
众所周知,沙漠里并非寸草不生,在一些条件有利的地区,生长着不少植物。有些植物蓬勃、茂盛,看起来生命力特别顽强;而有些植物干枯、萎缩,看起来奄奄一息。生活在当地的居民说,因为生存环境艰难,沙漠里的植物确实很容易被淘汰,有些植物可能熬不到下个季节,而有些植物则能生长很久。
看来,那些干枯的植物怕是命不久矣了。有人忍不住这样猜测。但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那些看起来茂盛的植物可能更容易被淘汰,而那些看着枯死的植物实际上是“假死”,反而能在一场大雨过后恢复生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当地的居民说,沙漠中植物的根扎得深度,决定了它能不能持久活下去。根扎得越深,生存的时间越久;根扎得浅,就挺不过暴晒和干旱。人们习惯了只看到地上的部分去评价,而忽视地下的发展情况,就会得出错误的判断。
哲理:看植物如此,看人亦是如此。如果我们在看一个人外表的时候,能够同时看到他的内心,那么就会得到更全面、更客观,也更准确的评判。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3年11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