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元明青花研究-长东阁
元明青花研究-长东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617
  • 关注人气:4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要素协助鉴定元青花

(2019-11-19 21:53:16)
标签:

转载

分类: 元青花研究

有说一鉴瓷秘诀:“元吃胎,清吃釉,明代青花吃两头”。

一次在摆弄我的金代青花瓷(梅兰竹鹤折腰盘)时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0225d01014r6z.html,无意在折射光线下发现:除了笔迹较重的灰兰色斑处钴料沉入胎中外,在色斑不重的纹饰上钴料也有下陷,只要角度找准了,能看的很清楚。

下图是盘口开光内的梅花,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在浓的还是淡的笔道上,钴料都沉入胎中。

[转载]一要素协助鉴定元青花

下图是兰花纹饰,角度没控制好,但还是能看出色淡处钴料下沉的现象。

[转载]一要素协助鉴定元青花

下图是盘子内底。这次角度找好了,纹饰下沉现象表现的很清楚(照片右下部分,无论线条浓淡与否)。

[转载]一要素协助鉴定元青花

这件折腰盘距今850年,而元青花距今600年,那么,是否开门元青花也应该有这种现象呢?网上图片虽多,但是正好用这个角度拍摄的照片不多。经过搜寻,在“澳门古陶瓷学会”博客中找到了两张照片。

下图是“澳门古陶瓷学会”博文“元青花(资料)------伊朗国家博物馆藏”的元青花大盘图片。

元青花(资料)------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三爪云龙纹圆口盘可以称得上元青花中的极品——来源同上(下图)

元青花(资料)------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这两个图片都说明了,除了在我们平时关注的凝聚斑处有明显下陷外,在非重笔处钴料也有很自然的吃胎。所以,在日常鉴别中,如果我们发现了这种情况,而且器形,工艺,纹饰,胎釉等都基本符合,就可以认定其为真品了。当然,人为用硬笔造成的下陷不在其列,如下图所示。

潘家园的元青花仿品

为此,我又检验了我的其他金代青花瓷器,发现很多都出现淡色纹饰处吃胎现象,个别器物至少也做到了中等浓度纹饰处吃胎。元代青花虽然比金代青花瓷历史少了250年左右,但是由于采用了苏麻离青料,颜色也浓艳得多,所以也应该出现这一现象。我据此查看了我的“元青花”,不幸的是,除了两件以外,其他都没有这个特征。

我提出的这个鉴别要素(简称“淡笔道吃胎”吧),目前先做为一个充分条件,也就是说:符合这个条件的,就是老瓷器。不符合这个条件的,也不一定不是老瓷器。断代的事,还要结合其他要素来判断。

欢迎网友结合自己的藏品来验证一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