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江苏镇江——北固山铁塔、甘露寺、《阎公纪念碑》

标签:
转载 |
分类: 古迹拜访 |
1:下图:清晖亭,以前是甘露寺山门(天王殿)。
2:下图:篆书“清晖亭”上款:辛酉(1981年)清明。下款:北固山人书。
3:下图:甘露寺铁塔,旁边是清晖亭。
4:
5:
6:下图:民初时期照片。
7:
8:
9:下图:清晖亭内,右边门是去龙埂,左边门是铁塔位置。
10:下图:上山长廊。
11:下图:“天下第一江山”石刻,位于甘露寺东侧,南朝梁武帝游北固山时,曾写下“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刻于山崖,后毁。南宋乾道淳熙年间,润州刺史、著名书法家吴琚酷爱京口山水,把这6个字重新书写刻石(后佚)。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勾摹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
12:下图:天下第一江山 上款:延陵吴琚书。下款:康熙乙巳(1665年)镇江府通判武康程康庄勒石。
13:
14:下图:长廊下方是清晖亭,再出是龙埂。
15:下图:上山长廊,左边可见甘露寺。
16:下图:天下第一江山碑刻后面的阿倍仲麻吕诗碑,这块诗碑于1990年底建成。
17:下图:阿倍仲麻吕诗《望月望乡》: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18:下图:阿倍仲麻吕诗碑背面的《碑记》,记载阿倍仲麻吕生平事迹。
19:下图:站在“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前向下望。
20:下图:长廊。
21:
22:下图:两道券门后是甘露寺。
23:下图:“天下第一江山”石刻相对的券门上有“南徐净城”题额,为范承衔用魏碑体所书,东晋时,在京口侨置南徐州,故镇江别称南徐。券门两旁为清末著名书画家苏涧宽用篆书书写“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对联一幅,可谓言简意深,寄托无限。
25:下图: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上款:癸亥仲冬月上浣。下款:硕人苏涧宽书。
26:下图:福德神祠左墙上嵌有一快《阎公纪念碑》。阎公——阎叟芝。
重建甘露寺佛殿记
北固江山,故称第一别岭,入江者为后峰。而金焦拱揖于山之左右者,甘露寺也。寺由来久创自吴,初显于唐李德裕。历唐迄明几经沿革。矣迨有清乾嘉间,官斯土者袁监策名诸公迭修增建。道光壬寅,海寇毁其半。咸丰纪元,邑人戴永庆善之,一肩独任,大工乃成。葵丑粤囗(寇?)扰郡,仅存天王殿长廊,及石帆楼数橼,余则荡然无存。赖彭刚直(彭玉麟)公相继创复,光绪庚寅兵备使者黄祖络,又筹款加修祠宇,相望较胜于昔。无何,中经世变,几历沧桑,不仅感慨系之,岁己未,邑人凌敏成焕,曾独修长廊保存古迹。继其后者,有邑人胡容键,春募济其役,故石帆楼址顿复旧观。然,栖禅之宇虽新,说法之堂独缺。江都阎叟芝、华实秋道号守一,退居僧秋帆同产也,向开公济药号(镇江大西路天主街口,现店堂为镇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制药,以活人甚多。是年夏,来山避暑,一日北窗高卧,有山灵古衣冠者,导引荒砾神像,露处恻然久之。叟感其诚,乃与其子本源镜湖计议,发意独任,不假他助。遂于水月山房旧址废地,鸠工堆砖,难猝购。正踌躇间,神复示以梦,铁塔之北掘得古砖六万有奇。于是披榛斩棘,撤去故朽,培拓洼隘,更谋空廻,建大殿三楹。内供弥勒佛、老君、孔子及诸神像。而山后诸祠,六廓,而新之昉。自癸亥五月六日,乞于九月杪五阅月,而工成费白金一万有奇。高邮宋子扬武庭、同邑赵中伯、孟齐、苏涧宽硕人重其义,每钦而敬之,乞余为之,记盖将志。夫建筑岁月为来者告,为余不能辞爰,记其缘起如此。己巳年,春之初,李丙荣等人撰,高邮宋掌笔天书。
民国十八年 月 日,住持闻得敬之。
28:下图:福德神祠,里面已没有供奉神位,只是卖些旅游纪念品之类的东西。
29:下图:券门上有“东吴遗迹”题额。
30:下图:甘露寺位于后峰上,始建于东吴初期。到唐时李德裕布施宅地扩建甘露寺。相传建寺时甘露适降,故名。另一说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中(约519年)。甘露寺原建于山下,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和尚祖宣托郡守转奏朝廷,欲移建山上,宋真宗准奏并赐良田4000亩。移建之后,规模宏大,极为壮观。元符末年毁于火,不久重建。建炎年间又毁于兵,绍兴年间再重建。现在的甘露寺,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镇江观察黄祖络等筹款修建的。解放后,曾多次修葺。“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严重。1980年以来,又修饰多次。1983年辟为甘露寺公园。1986年11月更名为北固山公园。
31:
32:
33:下图:甘露寺内天井。
34:
35:
36:
37:下图:这个券门上题有“金焦在望”额。(在这里可以望到金山和焦山)
38:
39:下图:山下望甘露寺。
40:下图:《丹徒县志》一书中刻印有北固山图,可以见到龙埂、甘露寺山门(天王殿)、铁塔、长廊、甘露寺、凌云亭(北固亭)等。
41:下图:清代画家周镐画的《京江二十四景》之“北固晚钟”也可见到北固山上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