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雕刻》教案
(2016-04-14 08:56:25)教案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教学策略 |
1、感受柱状雕刻文化,感受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柱状雕刻作品。 |
感受柱状雕刻文化,感受不同材质 |
2、尝试运用泥巴先制作一个简单的柱状造型,然后在这基础上做重复形的组合或者不同形状的穿插排列以及表现一个有趣的故事画面。 |
尝试运用泥巴先制作一个简单的柱状造型 |
3、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标准,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泥巴、泥板、展台、泥柱作品2件、木刻刀、彩纸、衬布、废旧茶叶包装盒。
学生:泥巴、八开画板、木刻刀、水杯、旧毛笔或者刷子、铅笔或者牙签。
五、课时安排
一、导入新课
二、尝试练习
板块一:
(1)欣赏图片——玉琮
在柱子上进行装饰可不是我们现代人的发明,在原始人类时就有作品流传下来。(欣赏玉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件柱状雕刻的作品名称叫玉琮,是我国5000年前良渚文化时期的柱状雕刻作品。基本形是长方体的柱子,内圆外方,棱边圆角,形状规整,打磨精细,尤其是上面作了重复排列的纹饰,这件玉琮运用浅浮雕手法,满密的阴线刻,精细的器表打磨,表现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独特的纹饰不仅给人神秘的美感,更为我们研究当时文化和宗教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国古代玉琮的欣赏,了解到可以用不同粗细的线来装饰,这也是柱状雕刻最简单的装饰形式。
(2)欣赏图片——玉管
这也是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管,也有5000年的历史了,它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呢?(重复)若我们用泥巴来模仿做一个,可以先完成一小部分再重复做几个串起来,要是一个个垒起来掉下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中间穿一根筷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欣赏,了解到简单的形状重复组合在一起也能取得很好的装饰效果,值得小朋友借鉴参考。
(3)欣赏图片——青铜柱饰。
这件青铜柱饰装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物,细节刻画得很生动。如果我们用泥巴来捏制这些细节,可以事先捏好这些小动物,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该图的欣赏,了解到也可以是具象的内容来装饰柱状雕刻。
板块二:(4)欣赏中国古代不同材质的雕刻作品一组。
中国古代柱状雕刻作品取材广泛,大小不一,表现手法多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下面一组图片哪个同学可以告诉我它们是什么材质的?(学生回答:石头,陶,玉)尤其是第一件古代柱状石雕作品,分为3节,下面大,上面小,重心稳定,里面的佛像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旁边两件都采用重复的图形进行外表装饰,很是细腻,分别是陶制和玉制的柱状雕刻作品,中间这个陶制作品用了重复的纹饰,阴阳对比,简单中透露出精心制作。
下面一组又是什么材质的呢,请同学们来看看(竹制笔筒)。竹子变红说明它经过长期把玩已经有一定的年纪,暗红色的外表透露出沉稳的光泽,也就是收藏界俗称的有了“包浆”。竹雕作品往往展示一个精彩的故事画面,有的可以用透雕的技法雕出好多层次来,我们也用泥柱的形式模仿竹雕笔筒来表现一个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这个是象牙雕刻的笔筒,外表也运用了浅浮雕的技法,线条流畅,纹饰精美。笔筒是我国古代文人书房的必备物品。好的作品雕工精美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这组图片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不同材质的柱状雕刻作品,拓展学生视野,欣赏他们的装饰手法,借鉴到学生的创作中去。
板块三:
(1)欣赏外国古代的烛台。
国外的柱状雕刻也是精彩纷呈,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很夸张,大多以石头木头来创作。我们首先来欣赏一组外国古代的烛台,它的造型很别致,各不相同。一个柱子上由不同的形状组成,仔细观察上面还装饰了许多线条,有的呈网状,有的是重复的直线等,老师这里有一件复制品,给小朋友们欣赏一下。同学们看看这些线条是用什么工具刻画出来的。(学生回答可以是铅笔,圆珠笔芯,牙签,刻刀等划出来)
(2)欣赏印第安人图腾柱。
这印第安人图腾柱同学们应该在电影或者网上看到过吧,同学们看出来这柱子上雕刻的是什么图形了吗?你看了这图形有什么感觉?(造型怪异,很神秘,由不同形状穿插组合,图形很丰富)这是古代西北美洲印第安人盛行的巨大木雕柱,19世纪时达到鼎盛,它们被用于纪念祖先和首领的仪式,住宅的落成,人口的诞生和亡故等等。内容包含动物,人物的装饰形象,宗教神话内容以及重要事件的记录。这些生动有趣的木雕柱既是艺术品,又是研究印第安人历史的宝贵资料。
这件作品又是用的什么材质的呢,这一类石柱有很强的实用性,支撑着房子。但是经过这么一组人物故事的雕琢,它已经不是单一支撑房屋的作用了,使得建筑有很强的艺术性。这些建筑也因精美的石柱雕刻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
(4)欣赏非洲木雕。
木柱上面雕刻了什么内容?左边一幅作品重复刻画了2个人,一跪一坐,造型粗狂、原始,有斧凿的痕迹。作品还隐约看得出当时手工艺人在木胚完成后还进行了彩绘装饰,作品风格和我们前面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旁边一个柱状雕刻却显得异常精致。体现了非洲的多民族不同工艺特色。
设计意图:国外的柱状雕刻作品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借鉴学习,尤其是点线面的装饰,一个故事情节的表现都值得参考学习。
板块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同龄人的作品更能打动学生,看得懂,做得到。这些学生的作品都是借鉴了中外柱状雕刻作品后有感而发,加上自己的想象完成的。
学生练习
看了这么多中外柱状雕刻作品和我们同龄人的作品,小朋友肯定想好自己要完成怎样的作品了。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准备用泥巴创作怎样的作品呢?(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构思。)
再请同学们仔细琢磨一下自己手上刚做好简单的泥柱,想好自己要做什么?看看哪些地方要去掉些
(时间约10分钟,老师巡回辅导。)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设计
借鉴前面欣赏过的作品,动手制作一件柱状雕刻作品。初步完成后,再仔细观察自己的作品,思考是否符合自己预期要求,在需要添加的细节部分以手捏的形式做好再粘贴上去,大胆细心地表现自己的创意。
六、教后反思
有趣的是一些现代建筑,摩天大楼的外立面也借鉴了柱状雕刻的效果,有很强的现代感和艺术感,我们来欣赏一下。
艺术是古老的,但是人们在生活中还在不断创造新的艺术作品来美化生活。柱状雕刻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艺术永远点缀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