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
下一步是制作檐柱。
这个方亭的檐柱、檐檩和金檩直径都是8毫米。为了制作方便,我把我的微型电锯改造了一下,使之成为了一台简易小车床,用于车制檐柱、檐檩和金檩等。改造的方法是:将电机的轴上安装卡头,卡头上夹紧加工好的棘轮,外端制作了可进退的顶针支架,装上粗加工的木条并顶紧就能车活了。车刀是使用木工扁铲。
这是我的简易车床个工作情况。
这是车好的檐柱。
这是车好的檐檩。
这是车好的金檩。
下一步是加工檐柱上端的榫卯。
这是正在加工檐柱上端的十字卯口。
这是初步加工好的檐柱。
檐柱直径 8 毫米。檐柱上端刻的十字卯口宽 2 毫米;卯口的外端高6.5 毫米,内端高 8 毫米;檐柱的下端制作了直径 5 毫米、长 6 毫米的管脚榫,用于插在柱顶石的卯口中;檐柱顶端到台明的高度是 88 毫米,减去柱顶石的鼓镜高度 1.5 毫米,檐柱部分净高 86.5 毫米,再加上长6毫米的管脚榫,檐柱总高92.5毫米。
这是初步加工好的檐柱安装到位的照片。
下一步这是制作檐枋。这是制作檐枋的材料。
这制作完成的檐枋。
檐枋组装起来是这个样子。
这是檐枋安装到位的照片。
檐枋长 130 毫米、高 8 毫米、厚 6.5 毫米,共 4 根。檐枋的两端要制作十字箍头榫,檐枋上的两个箍头榫的中心间距是 110 毫米,中间的箍头榫厚 2 毫米,外侧的箍头修成 8 毫米的圆。檐枋外一端的箍头修成厚 6 毫米、高 6.5 毫米,即在外端的箍头下面刻去 1.5 毫米,并将箍头制作成三叉头的形状。两个檐枋十字相交,在箍头榫中间采取山面压檐面的方式刻相交的榫卯。
檐枋的制作参考了马炳坚老师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一书里的画线方法和制作方法。
檐枋的箍头要制作成三叉头的样子。为了制作的三叉头一致和方便制作,我制作了的简易胎具来加工三叉头。
下图就是我制作的简易胎具模板的图片。模板上粘有三个角度不同的槽,是按照三叉头上三个面的角度在模板上画线制作的。加工箍头时,先在外端箍头上画好线,粗加工基本到位,略长一点点,然后将箍头枋放在模板上,将平锉夹在支架上,将箍头稍稍伸出,前后移动平锉,按线锉到位就可以了。这样制作出来的八个三叉头基本是一样的。
这次就介绍到这里,下次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