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采用变序的方式学习一、四两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准备第二课时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设计上我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以趣识字
学习“葫芦”两个字时,让学生先猜谜,相机出示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看图认识“葫芦”是什么,再通过观察字形了解到葫芦与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学习“藤”时,出示图片“黄瓜藤”、“苦瓜藤”……让学生记住这种弯弯曲曲地缠绕在一起的就是藤。学习“盯”时,做盯的动作理解要用眼睛“盯”,所以是目字旁的,同时“盯”是一动不动很专心地看,理解字义。还通过比较“挂、哇”识记生字,给“哇”找朋友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同时,不忘巩固旧知。
二、以题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那什么是我可以不要的呢?”启发学生通过默读找到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的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在说说它们长得怎么样,模仿“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这个句式夸夸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三、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