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博物院织绣之宝-沈寿绣品《耶稣像》

(2013-11-10 23:18:21)
标签:

沈寿

仿真绣

耶稣像

文化

分类: 群馆集宝
近代刺绣大师沈寿“仿真秀”代表作品。

1986年4月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隆重举行了张謇后裔张绪武献归沈寿珍贵绣品的仪式。从此,以《耶稣像》为代表的民国年间著名的刺绣国手沈寿的一组仿真绣作品由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如今,沈寿的《耶稣像》和其它的刺绣精品长期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织绣厅中对外展出。

沈寿1874年生于吴县,清时曾任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并赴日本考察刺绣和刺绣学校。沈寿对日本艺人将东方刺绣针法与西方的素描、油画等技法效果结合起来的新尝试特别感兴趣,归国后进一步琢磨、研究,在丰富自己绣艺的基础上,独创了“仿真绣”,一举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刺绣作品有形有色、却少光少影的绣法,使中国的刺绣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民国三年(1914),沈寿应张謇之邀,赴南通办女工传习所,并任所长。此时适逢即将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向中国征集展品,沈寿决定利用“仿真绣”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刺绣。为了让世界公众更加容易接受中国的精湛技艺,她选中了一张意大利明信片上印的耶稣画像为原本,开始了再度的创作。这幅原作为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画家琪特的油画,取材于《圣经》耶稣遇难再生的故事。沈寿创造性地运用了虚实针、旋针等新针法,并根据人物肌肤丝理的需要和油画明暗层次的变化,精心选用自己染就的100余种不同色泽的丝线,将这幅《耶稣像》绣织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为巧妙的是,沈寿还将这件绣品中所用的100多种不同色彩的丝线各取一根,在绣像的上方绣成一个十字架,供观众审辨,以此证明这幅绣像的所有部位无一处是绣后染色的。《耶稣像》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被评为这届博览会的一等大奖,使得这届世博会成为对中国影响非常大的一届世博会。
(王明发 陈金山)

-----------------------------------------------------------------------------------------

南京博物院18件宝贝的由来

南京博物院藏文物40余万件,这些藏品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织绣、竹木牙雕、民俗和当代艺术品等,有国家一级以上文物1062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中间哪些最具代表性?建院70余年以来,一直没有进行公开评选。

2007年7月份以来,南京博物院请广大公众和专家一道,共同评选“镇院之宝”。首先从院藏文物中选出近百件有代表性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轮研讨,选出代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类型、各个地域的42件(组)藏品成为“镇院之宝”的入围藏品。7月28日起,南京博物院网站携手《扬子晚报》,开设专栏一一介绍这些藏品。活动开办以来,上万名的观众参与了此次活动,从中初选出20件作为“镇院之宝”的候选藏品。后组织专家和各界人士研讨,从中选出18件作为“镇院之宝”。至此,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尘埃落定。

到南京博物院的官网转转吧!

-----------------------------------------------------------------------------------------


亲,你都看到这里了,你就承认你喜欢吧!欢迎分享给小伙伴们一起赏析吧。

欢迎关注:

1) 新浪微博搜 “皱水轩博古”

2) 微信搜 “皱水轩博古”

http://s3/small/004dwwRtgy6E5Fu6MBIb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