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主题雕塑

标签:
大型雕塑景观雕塑人物雕塑文化艺术雕塑艺术品雕塑 |
跟现代一样,古代也有公办教育和私立教育之分。其中,像国子学、太学这类古代最高学府均属于公办教育,而孔子则是私人办学的代表人物。而书院,则可以看做是先私学、后公学的代表。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末,书院传承了上千年,在最辉煌的时候戛然而止,它何以兴盛,又何以衰亡呢?
古学堂铜雕,读书雕像,夫子教学雕塑
大型雕塑,动物雕像,校园石雕
历史人物铜雕,人物雕像定制,户外雕塑
书院诞生于唐朝开元年间。清朝人袁枚所著的《随园随笔》中,提到一段话:“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意思是,唐玄宗时在宫廷里面设有书院,但是,它是宫廷藏书和修书的地方,并非讲学授课之所。但是,因为修书,当时的书院就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熟悉经史的学者,使得书院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由于朝廷对书院的认同和大力提倡,于是在民间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书院。私立的书院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古学堂铜雕,读书雕像,夫子教学雕塑
民间艺人铜雕,老人雕像,公园雕塑
民间艺人铜雕,老人雕像,公园雕塑
到了晚唐五代时期,虽然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使得文化出现了大幅衰退,但多数割据政权仍然能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多设立集贤书院等机构。同时期在民间,士人们或避世读书修身养性,或结庐深山教书讲学,艰难维系着书院的发展。北宋建立并基本统一全国后,推行了“重武轻文”的国策。士人们不仅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还将五代时期饱受压抑的读书、教书热情全部迸发出来。在各级官学基本荒废的情况下,士人们纷纷建书院讲学。如,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长沙岳麓山下建立讲堂,聚徒学,是为岳麓书院。
商场铜雕,雕像定制,户外雕塑
艺术雕塑,女神雕像,城市铜雕
抽象雕塑公园雕塑,校园雕塑
校园景观石雕,文字雕像,书卷雕塑
北宋朝廷除了大力提倡科举,成倍增加了录取名额之外,还因势利导,对民间书院给予赐田、赐书、赐额等多种措施,扶持书院的发展。比如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赐予岳麓书院匾额,并赠内府图书,使得岳麓书院开始驰名国内。不过,当朝廷有能力恢复官学的时候,就对民间书院进行了打压,以达到其掌握教育主导权的目的。从宋仁宗开始,北宋开始了三次兴办官学运动,分别由范仲淹、王安石和蔡京领导。但宋代是文人的盛世,士人群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所以书院之火并未因此熄灭。他们不光创立了以讲学为主的书院,还建立了学术交流、大师传道等各具特色的书院。在两宋之交的一二十年里,由于战争的破坏,朝廷官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比这更可怕的是秩序失衡、人心丧乱。为了通过教育重新收拾人心、建立伦常,以朱熹和张栻为代表的理学家,以书院作为传播理学的基地,从而推动了书院制度在南宋正式形成。
历史人物铜雕,写字雕像,铸铜雕塑
书本铜雕,景观雕像,文化艺术雕塑
元朝统治者认识到了读书受教育在稳定人心、维系统治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非常推崇朱熹、张载等理学大师,积极的新建书院,推广讲学活动,以图恢复被战争所破坏的儒家伦理纲常、社会次序。南宋遗民中的读书人对于蒙元统治的排斥,使他们倾向于避世搞教育。南宋理学的影响,许多读书人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着“夷夏之防”的观念,耻于在元朝为官。于是他们选择了归隐山林,开设书院,讲学授徒。而元朝统治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因势利导,加大对书院和其师生的政策扶持。如规定
“州县学以及书院,凡生徒肄业于是者,守令举荐之,台宪考核之,或用为教官,或取为吏属。”(《元史·
选举志》)意思是说书院里面的学生,毕业之后经过官府的考核,可以直接授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