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春熙路雕塑欣赏

分类: 人物雕塑 |
http://s15/mw690/004dlZNyzy78NwCan3E8e&690
http://s12/mw690/004dlZNyzy78NwRBzflab&690
一位是身着马褂长袍、手拿水烟袋、脚穿布鞋的花甲老人,一位是脚蹬高跟鞋、 一袭紧身衣裤、肩挎小包的时髦短发女郎,在成都市最为繁华的春熙路上,生活年代相逾百年的两人穿梭时空,擦肩而过。这组由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设计的铸铜圆雕“擦肩而过”是专为纪念春熙路改建而设,体现的是春熙路从 1924 年开街到 2002 年改建完成的历史。老人代表着老春熙路商人、老成都人,时尚女郎则代表着现代女性,他们两人在同一条街道擦肩而过,喻意春熙路“从历史中走出,向未来走去”。
http://s3/mw690/004dlZNyzy78Nxk63lM82&690
《锦城市井图》,该墙壁将当年成都劝业场的老店、老街、老人,加以艺术组合,投影于墙上,用非常浅的浮雕手法,点状地阴刻出来,看似朦胧不清,隐约可见,表示一种岁月记忆。其中的局部,则是凸现的浮雕,让多种手法统一于墙内。整体效果在春熙路五彩缤纷的环境中,产生视觉冲击。观赏雕塑,游人影像投入抛光的花岗石中,好像人的影子和历史影子重合。
http://s12/mw690/004dlZNyzy78Nxsc7I74b&690
http://s8/mw690/004dlZNyzy78Nxt2j1Za7&690
成都孙中山铜像 1927年,北伐运动开始,四川宣布“易帜”脱离北洋政府,拥护国民政府,并在“春熙路建路纪念碑”上塑造孙中山先生着短服的站立铜像。1943年,余仲英任成都市长,因原塑像形象失真,又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重塑手持书卷的孙中山坐像,供人瞻仰。此铜像基座为红色花岗石,高1.8米,孙中山身着长袍马褂,端坐于镶有梅花图案的太师椅上,左手握展开的《建国大纲》。2001年,春熙路商业步行街改建,重建中山广场,广场占地约10亩。孙中山铜像置于广场之中,四周鲜花簇拥,庄严肃穆。
http://s6/mw690/004dlZNyzy78NxGZBxXa5&690
铸铜浮雕《春熙路老字号掠影》,由16块22m的浮雕组成,分别表现广东刀剪店、新新新闻社、三益公戏院等16个老字号店家、机构的场景,
四个一组地铺设于春熙小广场几个入口的地下,浓缩春熙路开街以来的商业史和风俗画,既新颖又不占空间。
http://s13/mw690/004dlZNyzy78NxOBxHS3c&690
http://s5/mw690/004dlZNyzy78NxOGkM4e4&690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自身的价值所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雕塑本是一种识别体系,它是关于历史文脉、文化信息的一种传达。雕塑摆上街头,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好的为城市做了宣传,城市雕塑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