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19 15:55:38)
标签:
论文 |
分类: 2015市级小课题 |
微课是这个信息飞速发展时代的的新兴产物。当今社会,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课成为新时期下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探索和运用,成为“微时代”下的教育界的创新,也必然会成为教育的有利辅助工具。
一、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对数学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等进行讲解、证明、推导,而新课改下的微课,能使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根据自己所学习的薄弱环节而针对性主动进行网上学习,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实现学会到会学的根本转变。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 “传道”、“授业”的高高在上的“尊者”,而是引导学生质疑、析疑、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数学认知能力。
二、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运用微视频,预习新课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微课出现之前,学生的预习要受到关注,要求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但那时的预习由于条件所限,教师发张预习学案,让学生通过预习学案的完成而达到预习的目的,其中的利弊也很清楚,多数学生由于学习紧张,懒于预习,互相抄抄而已,预习的效果不尽人意。
但是,随着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微课成为学生们预习的得力助手。教师可以把即将要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小片段,分别录制下来,发到网上,发到学生的QQ群里,或者提供网上现成的与之相关的微视频课程,让学生选择性收看和学习。这样的预习,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预习,并逐渐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习内容,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将要学习的内容基本掌握,并学会在预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积累自学经验、品尝自学的快乐和成功的感受。
这样的自学方式,彻底改变了看书、做题的单一性,丰富了学习的渠道,真正实现和凸显了教学重心的前移,学习方式的改变,践行了翻转课堂理念,使学生逐渐学会到会学的根本转变、乐学的质的飞跃。
2、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创设情境和解决重难点。
(1)利用微课,创设情境
微课展示情境比教师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语言创设情境更逼真、更有效。如学习高中数学必修2(北师大版
)三视图(第1课时)时,笔者用手机不同角度录制出学校科技园中地动仪
,日晷 ,歼10战机,长征火箭,宇宙飞船等物体的模型图.同用微视频展示播放,
(2)运用微课,克服重难点
数学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高中数学,难点较多,这些难点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障碍,对此,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制作程微视频,或者链接网站上的微视频,让生动、形象、直观的微课为克服这些重、难点推波助澜。
3、课后运用微课,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微课的产生,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好微课,让微课成为数学教学的必要补充。但微课也不是万能的,课堂教学不能让微课所取代,切莫矫枉过正,微课是手段,不应成为教学的主流和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总之,微课和数学教学巧妙结合,可以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