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
(2024-06-11 16:34:21)前几日,妻子从超市买回几斤红薯,感觉很是娇贵。很早起身,烤了几个。下楼走到儿子的楼下,见到儿子的汽车在车位,知道在家很是高兴。返回家中,拿了几个,又担心惊动孩子休息,只好悄悄挂在儿子家门上,发出微信提醒。
可是,孩子打开发现红薯上有了发芽的痕迹,竞将红薯扔了,妻子很是不高兴。
一件事竟引起了小时候的怀念。
小时候,刚实行分田到户,每家每户要在春天种红薯。父亲比较买红薯秧贵,不如自家养殖,多养一点种不完剩下的还能卖回买红薯的钱,为此左邻右舍自家养秧也不少。就从西乡买回一袋红薯作母本(平原保存红薯条件不好),自己养秧。那时自己已有十余岁,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农村小孩的本分。我和姐姐在院子香台前挖了一米乘两米的土坑半米深,将挖出的土垒在坑边做台。坑中撒了一层细细沙土后,将红薯均匀地铺在沙土上,然后再用沙土覆盖。
在土坑两边支上几根竹竿,变为穹形,再在上边覆盖塑料薄膜,坑中适当浇水,再把塑料薄膜用土在土坑四周压紧压实,红薯秧育坑池大功告成。晚上用草苫覆盖防止降温,上午把草苫收起加强阳光照耀,隔几天浇上一次水,红薯秧一点点从红薯身上长出来。等长到一尺来高的时候,轻轻的取下来,就可以种到大地中了。红薯秧可采三期,但质量越来越差,红薯秧越来越细微、越孱弱。那年,父亲竟把第一茬红薯秧卖给乡亲图了个好价钱,自己好长时间不高兴,为什么好东西自家不能先种?
红薯育秧2个月左右,等到三期红薯苗长成,埋在沙土中的红薯经过两个月的高温已经面目全非。从沙土中挖出来,有的多半块发黑,有的一半腐朽,有的空虚,只能扔掉。对于明显有重量、还充实的红薯块,切掉空虚、发黑的部分,洗净、削皮,煮熟后仍然是困苦年代小孩们的“糕点”。甜甜的、绵绵的,尽管个别有丝、变苦,灵活的舌头还是能够将好的吃进去,坏的吐出来。
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二,是邻村的交易大会。会上,父亲只给5分钱经费。那是,如果谁能买一块生秧余下、没有长过秧的红薯,不亚于中秋节分得的一块月饼、春节时父母夹给的一块肥肉。
艰苦的生活培育了有力的肩膀、沉重的责任、顽强的意志,留下的是一生永远战胜困难的法宝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