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3-07-17 10:09:55)周六一早,到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参加省国资委的政工师职称考试。一进考场,签名报到时,眼花看不清签到簿的信息,掏出老花镜,签上名字。监场老师笑了,笑两鬓白发,岁数偏大,老师小声说,这么大岁数了还考试,字又写得这么好。我笑着答道,即将退休,再体会一下考生的心情。
自从工作上班后,时不时考试几次。刚到办公室当秘书时,学校的知识没有忘记,替几名领导参加党校函授,无论录取,还是答辩,自己一路绿灯,保证了他人毕业。过了十余年,感觉学历太低,才参加邯郸市大专班的脱产学习,在入门考试时,利用一个月的工作之余,将复习材料数学、语文认真学习一遍,英语自己始终是短板,学也不管用。在考试时,高中数学几乎满分,语文仍然是高分,英语不及格属正常,但也蒙对50分,可以说是高分录取,对自己牢固的高中知识掌握信心十足。
前十余年,考政工师,当时最怕的是微机,因为岁数大了,微机只会打字写稿,就连处理个表格都很难,更别说利用程序处理复杂的统计、计算问题。当时在外埠单位工作,工作较为轻松,加班老点不多,只好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同样是每日的晚上,周六周日上下午,把当时近两年的复习提纲自头至尾认认真真学习、练习,复杂题目在不理解的前提下,只好死记硬背,最后背记的滚瓜乱熟,多次模拟考试顺利而过,几乎满分。在正式考试时,面对曾经熟练的题目轻松作答,但有一样,最后一题没有出现在复习提纲,稍微改动,难坏了死记硬背的我,吭吭哧哧答了一半,最后得分85分,在同等参加考试当中,也属于高分。
高级政工师的试题都是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没有单独选择,多重选择、填空题,没有正误判断,可以说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实践经验、理论掌握、辩证方法的运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考验。对于第一大题其中的四道简述题,自己直接开答,不会有思考的时间和余地,将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简述和论证,特别是在结合体会谈思想政治工作时,把自己曾经处理的三十年信访积案作为案例,展开论述,既有方法,又有效果,总认为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信心满满。
两个小时的时间,手中的笔没有停顿,紧张的心情使得字迹没有平时工整。尽管知道职称和待遇无关、和职务无联,自己对职称并不十分关切,但分分必较的共性心理使然,谁都希望用最大的努力保证最低的及格结果。
提前十分钟结束,走出考场,心情一下子变得坦然,轻轻酸楚的手腕仍然没有忘记考试的艰辛,与满眼翠绿红花、喜气洋洋的笑脸成为明显的对比。考好考坏,不再是忐忑不安的顾虑。
人生如考场。一辈子都在考试过程中,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临深渊接受群众的监督才是必然的选择。如果,一名党员干部失去了参加考试的谨慎、虚心、敬畏,失去了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时,一旦塌方,摔死的必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