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吃草
(2022-10-18 17:43:17)今日,看到一个小故事,很受启发。
一个农夫收割了一捆草,但草的质量不高,又不是牛喜欢吃的,在喂牛时,农夫故意将草搁置高处,牛仰着头才能吃到的地方,一点一点,牛吃的精光。问及原因,农夫说如果一次性放在牛的脚下,牛可能稍微吃点大部分糟蹋,只有提高难度才能勾引牛的兴趣。这不由是我想起小时候喂羊的事,夏天将多余的草铺在路上、闲地、街道、房顶晒干,在房顶上垛堆,草堆顶盖层塑料布,防止下雪下雨,到了冬天,就成了羊的主要草料,开始,羊不大愿意吃,只能少喂,慢慢习惯了,才能加大投放量。
其实管理也是一样,职工对于轻而易举获得的好处和利益,不重视、不珍惜,也就体会不到领导的照顾、关心,克服的困难和大量的付出,甚至认为天经地义,心安理得,更甚是盲目的攀比,反而认为吃亏,也就失去了奖励的作用,起不到激励和促进。相反,如果领导能够将不该有的争取了,不该给的变通给予了的理由说清楚、道明白,让职工理解办事的艰辛和困难,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原来单位上班时,单位职工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原来的领导在公共场合说,职工吃饱了就不干活了,所以只能让职工的工资少点,而不能多发,这句话成为职工骂在嘴边的话常提,这与农夫喂牛的道理相通,但不同的是,牛不会语言交流,是一种物质引诱,而职工却有丰富的大脑,有的道理说得直白了,就会引起反感。理解和说明有时不能合为一体。还有农夫的手段是给,但总结的是给的方式,而这位负责人的手段是少给,总结的是给的性质,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农夫没有挨骂,而这位负责人却得到骂名,实属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