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访

(2022-09-09 11:06:51)


一名职工家属一再网上上访,听说希望与我见面,上午,带领信访办主任到家座谈。

上访人70多岁,听说来家早就把自己的妹妹叫到家中。

首先,我认真听完了她讲的事情经过,听完了30年来上访的情况,对其丈夫在单位工作期间的工作表示肯定,对家属的不幸表示理解,以此来缩小两者的心里距离。

她讲完后,我重点从5各方面解释。

一是,30年前,上访者的丈夫因肾病到北京就医,住院期间,矿共报销、支付医疗费用9万多元,9万元在30年前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可以说在当时企业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没有忽视职工的健康和生命,而是想方设法保证职工的生命健康。这一点,职工家属要理解企业。

二是在企业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作为家属没有把抢救作为首要的选择,为什么没有倒借一下,垫付医药费用,再说还能报销。如果家属能够及时垫付,缓减病人痛苦,甚至得到治愈,那么,现在你又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在抢救职工方面,家属也有一定的责任。

三是,目前的单位是多个破产后组合的单位,组合单位多留守人员少,况且职工大部门面临近两年退休,单位维续时间不会长久,一旦单位不复存在,上访反映问题就更加困难。

四是丈夫病逝后30余年,上访30余年,为什么没有任何答复,任何赔偿。并不是各级单位不给办,而是说不能办,只能说政策不允许,证据不确凿。如果政策明确、证据确凿那个部门敢不办?

五是企业从照顾角度出发,从困难帮扶的角度考虑,对一些力所能及的给与帮扶,双方尽量缩小差距,找到共同话题形成共识。并且对丧葬一次性救济进行了协商。

可以说,一上午的交心,尽管家属没有将高额的索赔款降下来,但心里也有明显的好转。在交谈中,对家属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说法、不近情的做法敢于明确提出来,我的说法是,这句话说的不对,我要批评你,这样做的不好,我要埋怨你。特别是埋怨她时可以看出她的态度变化,认为真是在为她考虑。

一上午的时间很短,家属起身要做饭,要求共同吃饭,我讲什么时候咱们形成了一致意见,把事处理的满意了再庆贺。

30年冰冻,并非两个小时可以化解。但家属对我的说法和态度表示满意,温和地说,晚上对我的说法好好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9个门市
后一篇:美雅办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