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生物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否则就会在自然界的生存竟争中被淘汰。人类发展也是这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环境各异,从而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总的来说,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北方以炖菜为主,南方以炒菜为主,北方偏咸,南方偏淡。北方人喜欢喝酒,南方人喜欢喝茶。这种生活习惯,主要由气候条件所决定。
北方气候寒冷,无霜期在半年以上。再加上取暖条件限制,在农村冬天屋内水缸都会结冰,室内温度在零度左右。真是天寒地冻,农作物生长季节短。北方主产小麦,高粱,玉米等。用来磨粉较为适口,因此,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雨水丰富,无霜期长,主产以稻谷为主,主食则为稻米。另外北方长期为游牧民族生活地区,面食制作方便,并便于携带,在较干的气候下不易变质,食用方便。如维吾尔的烤馕,山东的煎饼都可较长期保存不坏。
在吃菜方面,北方农村以炖菜为主,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炖菜中有大量的水,从热力学角度来说,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00焦耳/千克度,它吸热或散热都很慢,因此炖菜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较长时间保温。而炒菜则不然,它直接与空气接触,空气比热容为1030焦耳/千克度,散热较快。故在北方冬季炒菜很快就变凉。火锅应该是北方人的发明,它与炖菜关系更密切。北京延庆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就是证明。
在北方,冬天主要吃窖储菜和腌渍菜。农历2月到4月,几乎没有新鲜蔬菜食用。只有咸菜当家,因此北方人食盐摄入量较大。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元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钠摄入量过多,尿中钠与钾的比值增加,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数,研究表明,尿中钠与钾的比值与血压成正比,而尿钾含量与血压成反比。北方人食盐多,这就造成了北方人患高血压人较多。北美因纽特人,尽管食用较多脂肪,但他们很少吃盐,故很少患高血压。如果在食盐中加入氯化钾,以降低氯化钠含量,则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酒在很冷的冬天,也不结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它归为热性,喝完酒后,因酒精在胃部就可以吸收,所以很快会进入血液全身,酒精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使血液循环加快,面红耳赤,感觉全身发热,令人有一种温暖,舒适的错觉。热量释放和流失是不利于御寒的,除非在意外情况下,比如受困冰雪中,才可以采用喝酒释放热量以应急御寒,渡过难关。由于酒能很快被吸收,所以古代将药物溶入酒中,制成药酒,提高药物疗效。但酒中除了乙醇外,有时会含有少量甲醇,甲醇对人体有重大伤害。甲醇与乙醇沸点不同,甲醇沸点为64,5度,乙醇沸点为78,5度,过去喝酒都是将装酒的锡酒壶放在开水中加热,这样甲醇就会首先挥发掉,从而降低对人造成的伤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