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象形统计图》

标签:
杂谈 |
分类: 精备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课题 |
分类与整理:象形统计图 |
类型 |
新授 |
|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受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
|||
教学重点 |
掌握分类的方法,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
|||
教学难点 |
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
|||
教具准备 |
课件、学具。 |
|||
教学步骤 |
二次修改 |
|||
一、创设情境,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课件出示:整理前的书架和整理后的书架 提问: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 (一)借助情境,进行分类 出示游乐园情境图中的气球图片 提问: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么分类? (二)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按照形状或颜色进行分类。 (三)动手操作,表示结果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师: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展示数据记录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的方式你能看明白吗?在记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和图对应)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 4.还可以怎么分? 展示另一种分法,过程与以上步骤相同。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书本第29页练习七第2题 1.师:请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卡片,该怎样分类,按什么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 2.学生边说师边归纳,边根据分的情况在课件上移动卡片进行分类。 3.展示分的结果:按水果的种类分;按卡片的形状分。 4.涂一涂,填一填。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与整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
|
|||
板书设计 |
按颜色分 |
|||
教后反思 |
|
|||
主备(吴子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