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民语文工作室工作计划(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2020-09-15 13:57:02)朱冬民语文工作室工作计划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根据学校有关名师工作室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本着“语文名师工作室要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宗旨,树立为学生及教师服务的工作方针,完善自我,创新创优,全面推动我校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和课改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个团队组织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取决于其成员的素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质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和任务。本学期工作室将继续把成员个人的专业素质成长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继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先进的理论是教学和科研的先导。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一切教学和科研都将是纸上谈兵。阅读和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的需要,也是自我进修的有效途径。要想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更新教学观念、更新知识,惟有不断学习。因此,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和工作室成员的理论修养,始终占领学科理论的“制高点”。
本学期工作室将继续认真组织所有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习新课程理论专著,不断提高成员的理论修养。
今年安徽省将全面实施新课程,工作室成员将密切关注新课改语文改革新动态、新信息,积极钻研新课程理论,要求每位成员三个月至少读一本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专著或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进行内部交流。此外,寻求合适的时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为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
二、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形成风格
“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实践积累”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工作室要求所有成员做到既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积累。本学期工作室将继续深入到成员所在学科组,带领工作室成员不断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途径,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成员的自身开课、到兄弟学校观摩上课、聆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和活动,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成员的教学水平;努力帮助工作室成员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让每位成员具有高品位的教育教学艺术,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为此,工作室决定把每个成员至少开设校内公开课并对所有工作室成员开放作为常规工作来抓,此外朱冬民老师还将率领工作室成员到兄弟学校,与兄弟工作室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
三、积极从事科研,提高自身品位
“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要务之一和本质属性。工作室主持人在自身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要继续带动工作室成员自觉进行研究,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压担子”,争取“全面开花”,使整个工作室始终洋溢着一种研究的学术氛围,力争每位成员都能“研究出成效”。
本学期工作室将一如既往地督促并鼓励全体成员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工作室将要求全体成员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发表CN刊物,每月上传一篇读书随笔或教育教学论文到工作室博客上,力争使工作室主持人及所有成员2020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10篇以上(含10篇)。
课题研究方面,在2020年市级课题结题的基础上,工作室将着手准备继续申报市级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并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积极筹备申报省级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