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庙的“滚书”||好山好水阿信

五通庙的“滚书”
阿信
漳州古郡西林村位于云霄北部,距县城三公里。
五通庙雄踞西林村、美丽的漳江畔。悬匾五通庙,两进一院,面阔五间,占地120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保持元代特色。五通庙,祀奉五显大帝和广平尊王(俗称王爹公),后院配侍观音,是闽南古老宫庙之一。
五通庙台基高筑,有人说它有九级台阶,有人说它有十一级台阶;五通庙外观古朴粗放,有人说它像官帽,有人说它像龙宫。
有人说五通庙的最早供奉广平尊王,有的说五通庙最早供奉五显大帝。闽师大郭联志教授说:“从五通庙的庙名,就可以懂得五通庙的正神就是五显大帝。五通庙立碑铭记——祀奉五显大帝和广平尊王,这意味着西林与畲、客有着很深的渊源。漳州西街五通庙,系平和廖姓所建,廖也是常见客家姓。”
我只见五显大帝安然地坐在正殿上。
郭教授的说法与五通庙管理员张天来先生的介绍一致。
五通庙有一个特殊器具——滚书,这滚书作用与“签书”一样,只不过滚书简单,只有一个小小的六棱柱,六个侧面写了十二个字:下下、中平、香通、称意、未遂、上上。香客使用“滚书”,要恭敬地在地上滚三次,然后,解签人根据三次滚书情况综合分析滚书隐藏的玄机。
小小的滚书,那重量不如五通庙的一砖一瓦,但它却承载着人们对五通庙的希翼与守候,也承载着五通庙的慈悲与负重。
在西林人眼里,滚书是王爹公的代言人。他们为了家人平安、生意兴旺、仕途发达、结亲顺利……便带上高香、纸钱等贡品到五通庙拜谒王爹公,表达自己的诉求,通过滚书,接受王爹公的建议。
西林人对王爹公的信仰如漳江一样,一日不减。滚书与西林人的日常烟火息息相关。从前的西林人连种庄稼也喜欢向王爹公请教。
很久以前,一对邻居同时到五通宫滚书,他们咨询同样的问题:来年在漳江边种早芥菜是否有收成?他们在五宫庙里,滚得一样的书签,师傅解签的结果却不一样。解签师傅说:张三有收成,张四没收成。张四不服气,他就选一块地与张三相邻,与张三一样种芥菜。张三播种、施肥、抓虫、除草等等,张四也跟着一样操作,地里的芥菜也跟张三长的差不多,近农历七月半,张三上午收了芥菜,张四准备午后也跟着收芥菜。可是午后突然狂风暴雨,漳江洪水猛涨,洪水淹没了张四的芥菜地,张四的芥菜结果没有收成,张四不能不信服滚书的灵异。
岁月静好。有疑惑、有冲突、有麻烦,不必急、不必吵、不必争。尽人事,听天命。这故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揭示答案的方式。让滚书风轻云淡地告诉大家:大道至简。短小而粗朴的滚书啊,凝聚着先贤多少的血汗和智慧!凝聚着今人多少的光荣和梦想!
磕乐磕乐、磕乐磕乐的滚书啊,从古代滚动到今天,滚动着多少颗心!
磕乐磕乐、磕乐磕乐的滚书啊,从古代滚动到今天,安抚多少个孤独无助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