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溪口黄氏的认祖诗||阿信(整理)
(2022-08-03 11:30:06)云霄溪口黄氏的认祖诗 || 阿信(整理)
云霄江夏黄氏的认祖诗
阿信(整理)
认祖诗(祖妈诗)
溪口
策马奔腾出外疆,任居随地立纲常。
年深异境尤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旦夕莫忘亲命语,春秋须荐祖宗香。
唯愿皇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吉昌。
这独特的认祖诗在福建江夏黄氏口口相传一千年,成了黄氏宗亲相会的密码。
骄阳似火。我到云霄溪口村听黄木生、黄钦罗、黄士明等老前辈讲故事。他们都会念“认祖诗(祖妈诗)”,我感觉稀奇,这认祖诗怎么来的呢?
据2021年8月云霄县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云霄县江夏黄氏文化研究会编写(总编:黄木涛)《江夏黄氏族谱》介绍:
云霄黄氏(溪口村黄氏)乃入闽始祖之一的峭山公之后裔。
峭山公之高祖黄膺,唐末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平洒,以五经课子,显名于世,世称“五经先生”。
三传至黄锡,由平洒迁至邵武南乡禾坪,居鹳薮。黄锡生5子,长子峭山,官至“工部侍郎”,唐亡归故里,创办“和平书院”。公配上官氏、吴氏、郑氏,共生21子,世称“三妻廿一子”。繁衍子孙588口,为古今罕见大家族。
峭山公80岁时,深感“多寿则忧,多男则惧。”要想延续嗣裔,激励子孙上进,非使其自立自强不可。于是召集姻亲安排家事:3妻各留长子侍奉,其余18子不得迷恋故土,俱令其各走他乡,开创基业。
临行时,公将所积蓄的资财均分,并将重修的族谱各授1册,并郑重地说:“此谱以便年深岁久认所由来,知吾祖分由光州,今为绥城旧族,乡名画锦,里号禾坪,而中城鹳数、竹粟、坎头皆吾一脉之亲所居之处也。应当珍藏谱牒,遥接书香,庶上不坠贻谋之家声,下可绵子孙之世泽,又何分合之得而二视也。他日相逢,彼此以礼施报,频来而不拒,久间而不疏,天地祖宗,相为默鉴。尔等兄弟可卜吉登程,言无多述。”遂口占一诗以赠别,此“遣子诗”也,后成为福建江夏黄氏子孙后裔之“祖训”和“认祖诗”。
1000多年来,峭山公后裔遵循祖先遗训,不断繁衍播迁,后裔遍布福建、广东、江西、浙江、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苏、辽宁、山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地,人口逾千万,历传40多代。
峭山公第九子黄化(第一百十八世),后定居福建宁化,其后裔部分播迁至闽南一带,传至第六世孙潜善,其部分后裔由平和迁徙进入云霄繁衍。
黄化第六世孙潜善(第一百二十四世),生9子,俗称“九子公”。其长子久昌、五子久美之部分后裔由平和迁徙传衍于云霄,在云霄形成黄氏两大支系8个分支世系。故潜善公被云霄黄氏尊为共祖。
潜善公后裔两个支系。第一支系,潜善公之长子第一百二十五世久昌,其第八世孙即第一百三十三世仲南、季南部分后裔繁衍云霄黄氏4个分支世系;第二支系,潜善公之第五子第一百二十五世久美,其孙即第一百二十七世元吉,生8子,其第四子四使和第八子八使之部分后裔,繁衍云霄黄氏4个分支世系,其中,久美一一元吉——四使——仲福世系,黄仲福开基火田和瑞堂,其后裔繁衍于瑞堂、溪口、凤兴及城关的黄氏世系。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