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袋拯救小生命》上稿《少年文摘》2023年第8期

保温袋拯救小生命
计玉兰
陈珍妮是一位华裔女孩,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系,热衷于公益事业。
有一次,她在一堂公开课中得知:每年全球出生的两千万早产儿和体重不足的婴儿,其中大约有四百多万因无法维持体温而夭折。在有幸存活下来的孩子中,有很多因早期体温不稳定,罹患一些伴随终生的慢性病。
这个信息深深震撼了陈珍妮,在医疗如此发达的今天,竟然还会有这么多新生儿死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随后,她搜索了很多资料,经过详细地了解,发现这些新生儿大多数都在贫困地区,大部分家庭承担不起价格两万美元的保温箱,这才导致这些早产儿夭折的事情时有发生。
于是,她联系了计算机系和化学系的同学,组建了一个研发保温箱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推演,设计了保温箱的雏型,随后挑选材料安排生产。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努力,又对方案几经修改优化后,这款只有传统保温箱价格的1%的新型保温箱研发成功了。
他们怀揣着拯救新生儿的愿望,带着这款新研发的保温箱赶往印度。然而,他们到了印度后才发现,很多地方还没有电力设施,这款需要通电的保温箱根本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品。
没有保温措施,母亲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刚出生的孩子死去。在印度的实地感受,使他们意识到真正能救命的产品,必须极其底廉,使用起来方便简单,设备无需电源,使用者无需医学常识,即便是产婆和母亲在家里也能操作。
回到美国后,那些在她眼前逝去的小生命和母亲绝望的眼神,一直出现在陈珍妮的脑海。如果放弃研发,每天就会有上万个小生命消失,于是,她和团队成员推翻之前的设计,重新起草方案。半年后,一款名为“拥抱”的保温袋终于诞生了。
保温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温袋,配上一个加热模块,还有一台加热机。加热模块由加热机加热,放在保温袋的夹层中为婴儿供暖,每次加热能够持续保温4-6个小时,而且整个过程都是恒温状态。保温袋的体积小巧轻便,能够折叠存放,操作起来简单便捷,哪怕不识字的妇女也懂,使用过程中不用通电,不受电源、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售价低廉,约为一百七十元人民币。
为了宣传推广保温袋,陈珍妮到处演讲募集资金,著名歌星碧昂斯为这个项目捐赠数十万美元。随后,该发明在印度广泛推行,并在其他十多个国家进行试用,8年间,这款保温袋已拯救了二十多万个小生命。
目前,陈珍妮和伙伴们一起创办了公司,主要经营“拥抱”保温袋,把这款有温度的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谈起研发保温袋的初衷,陈珍妮感慨万千:“我坚信,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科技,一个小小的发明,说不定就能改变世界,为人们的生活带去暖意和希望”。
上稿:《少年文摘》2023年第8期
作者地址:314109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天凝镇邮局(计玉兰收)
电话:13656834269
中国邮政(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天凝:621799330004406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