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生命的保温袋》上稿2023年2月9日《劳动时报》



拥抱生命的保温袋
计玉兰
陈珍妮是一位华裔女孩,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系,她热衷于公益事业。
有一次,她在一堂公开课中得知:每年全球出生的2000万早产儿和体重不足的婴儿中,大约有400多万因无法维持体温而夭折,即使有幸存活下来的孩子中,有很多因早期体温不稳定,而罹患一些伴随终生的慢性病。
这个信息深深震撼了陈珍妮,在医疗如此发达的今天,竟然还会有这么多新生儿死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随后,她搜索了很多资料,经过详细地了解,发现这些新生儿大多数都在贫困地区,大部分家庭承担不起价格2万美元的保温箱,这才导致这些早产儿夭折的事情时有发生。
于是,她联系了计算机系和化学系的同学,组建了一个研发保温箱的团队。他们一头扎进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的推演,设计了保温箱的初型,随后,他们挑选材料安排生产,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努力,又对方案几经修改优化后,这款只有传统保温箱价格的1%的新型保温箱研发成功了。
他们怀揣着拯救新生儿的愿望,带着这款新研发的保温箱赶往印度。然而,他们到了印度后才发现,很多地方还没有电力设施,这款需要通电的保温箱根本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品。没有保温措施,母亲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刚出生的孩子死去。在印度的实地感受,使他们意识到真正能救命的产品,必须极其底价,使用起来方便简单,设备无需电源,使用者无需医学常识,即便是产婆和母亲在家里也能操作。
回到美国后,那些在她眼前逝去的小生命和母亲绝望的眼神一直出现在陈珍妮的脑海,如果放弃研发,每天就会有上万个小生命消失,于是,她和团队成员推翻之前的设计,重新起草方案。为了选出最适合婴儿使用的安全材料,他们找遍了整个市场,买了所有的婴儿保暖产品,一件件测试。在外形设计上,他们一遍遍修改,整个实验室的墙壁上贴满了修改过的草稿,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一次次推翻之前的设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款名为“拥抱”的保温袋终于诞生了。
保温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温袋,配上一个加热模块,还有一台加热机。加热模块由加热机加热,放在保温袋的夹层中为婴儿供暖,每次加热能够持续保温4-6个小时,而且整个过程都是恒温状态。保温袋的体积小巧轻便,能够折叠存放不占空间,操作起来简单便捷,哪怕不识字的妇女也能操作,使用过程中不用通电,不受电源、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售价低廉,约为170元人民币。
为了宣传推广保温袋,陈珍妮到处演讲募集资金,各方支援纷至沓来,著名歌星碧昂斯为这个项目捐赠数十万美元。随后,该发明在印度广泛推行,并在其它10多个国家进行试用,8年间这款保温袋已拯救了20多万个小生命,她为此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接见。
目前,陈珍妮和伙伴们一起创办了公司,主要经营“拥抱”保温袋,把这款有温度的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
在接受《CBS》采访时,谈起研发保温袋的初衷,陈珍妮感慨万千:“因为我坚信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有时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科技,一个小小的发明,说不定就能改变世界,为人们的生活带去暖意和希望”。
上稿:2023年2月9日《劳动时报》
作者地址:314109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天凝镇邮局(计玉兰收)
电话:1365683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