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通实验学校
中通实验学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07
  • 关注人气: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组第十次教研活动

(2024-01-22 18:43:39)
分类: 科学教研组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10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科学组  

项目名称

公开课

项目负责人

 

柯云峰

活动时间

2024/1/11

活动地点

67

活动主题

九年级公开课

主讲人

舒迎 张璋

参加对象签到

柯云峰、叶圭茂、张歆利、苏丽华、舒迎、高晓明、吴林洁 、朱正云、赵苏俊、叶润斌、何继都、仇钊、张璋

申请学时

 

 

一、活动安排

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111日下午科学组公开课,安排如下:

 

开课时间

地点

开课老师

开课内容

下午第2

九(6

舒迎

 简易液体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下午第3

九(7

张璋

 电学综合复习

 

二、活动过程

1.     张璋老师开课

第六节     电能的利用

新课标目标:知道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用电工来量度,会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知道电功率的含义,能从说明书或铭牌了解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教材分析: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各种电器都是能量转化的具体应用,教材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而用电器是常见的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从电流做功也有快慢,引入电功率的概念,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由于“电功”概念比较抽象,教材通过电器的电功率的介绍和分析,引出电功概念,最后介绍家用电能表及其使用,这样设计比较符合学生对电功率、电功概念的认识过程,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

教学建议:

一、电器的电功率。

引入:建议列举家里的电器,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将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既是复习,又是引入新课,并且紧扣本章主题,然后选两种电器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

1. 关于电功率的教学,可结合功率概念的复习,并通过实例分析:选两种电器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让学生了解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电器消耗的电能各不相同,使学生知道电流通过电器做功不仅有多少之分,而且做功的快慢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引出电功率的定义。介绍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概念时,建议先以学生最熟悉的电灯为例,然后在推广。

2.读图题(读铭牌)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只要求他们读懂输入功率的意思,即洗衣机每秒种消耗多少电能。而洗衣机铭牌上反映的其他指标,并不要求学生都能懂。建议:布置课外作业,观察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3.探究灯光的亮度跟电功率的关系。放手让学生探究,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方案最好是三灯并联,并在干路上串联一滑动变阻器调节,使其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这个实验很关键,因为后面研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要借助灯的亮度判断电功率的大小

二、 电功率和电功的计算

    因为在利用电能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电功率,而不是电功,所以教科书的设计采用了从电功率引出电功的方法。从实验得出决定电功率的有关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先使电压保持不变,研究电功率跟电流的关系(观察电路结构,说明电路是怎样使电压保持不变的),然后使电流保持不变研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观察电路结构,说明在这个电路中为什么能保持电流不变)。最后通过所记录数据的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必须指出:用1组或几组数据是不能归纳出这个结论的,上述实验只是定性地说明了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公式P=UI必须通过精确实验,经过多次测量才能得到。

关于电功率两个公式P=  W/tP=UI的不同,要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P=  W/t 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一切功率的计算。它决定了电功率描述的是电流做功的快慢,、而P=UI仅适用来计算电功率,它反映了电功率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即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由电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路的电流决定。

    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对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往往分辨不清。

教科书安排该例题的目的是:熟悉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初步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实际功率是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的乘积,电压增加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增大。要通过例题的求解,向学生指出:用电器的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用电器的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这两种情况下,用电器都无法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相差过大时,用电器无法工作甚至可能毁坏。所以,应当尽可能使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关于用电器功率的测量,教材中安排了“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分组实验,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理解。实验注意事项:1.常规的有:开关问题、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2.电源电压应高于额定电压。3.测定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一般约高1/5,否则可能损坏小灯泡。建议实验结束时将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进行比较。

三、电能的测量。

    关于电能表的教学,可先介绍电能表的面板,使学生熟悉读数方法,初步了解电能表的计数方法,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要使学生知道电能表是累计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的仪表。特别要使学生学会读数,会根据两次读数的差计算用电()量。常用电能表的电能单位是“千瓦时”,1千瓦时=36×106焦,俗称1度。教师也要列举一些计算:如40W灯泡用多少小时消耗1度电?  1度电的作用等等,帮助学生建立“千瓦时”的直观概念。

    搞清电能表面板上的有关数据,并理解这些数据的意义,对理解电能表的工作过程有——定的帮助。如“220V 5(20)A”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时标定电流为5A,最大电流不得超过20A;如"600revskWh",则表示电能表的转盘转动600转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千瓦时。

科学组第十次教研活动 = 科学组第十次教研活动

 
    粗测电风扇功率

 

 

n是在测量的时间内电能表所转的圈数,N1kWh电能所转的圈数,可是铭牌上找到。

在用电能表粗测电扇功率的实验中,需测数据为电能表在t时间内电能表所转的圈数,测量工具主要有:电能表、电扇、钟表。注意公式中,P的单位是千瓦,t的单位是小时。

四、建议安排1课时电功率的计算课,在第120页例题后补充电功率和电功的推导公式,并提问: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推导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功率的特点(建议先公式推导,后实验验证相结合)

第七节          电热器

新课标目标: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焦耳定律。

教材分析:本节从常用电热器入手,然后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

教学建议:                                                          

引入: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一、展示大量常用电热器。它们通电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灯泡接入电路中时,灯泡和电线中都有电流流过,为什么灯泡热得发光,而电线却不怎么热?(激发探究兴趣)

二、焦耳定律的教学

1.教学中通过教科书的演示实验,定性地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进一步精确的实验可以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电阻以及通电时间成正比的关系,其公式为Q=I2Rt。这个公式也可用电功公式、欧姆定律推导出来。对于电阻而言,电流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所做的功,即Q=WW=IUt,而I=U/RU=IR,所以Q=I2Rt

2阅读P124页实验,建议提出下列问题:找出该实验中甲瓶和乙瓶的哪些量是相同的?变量是什么?为何用煤油而不用水?为何让甲、乙串联?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如何使通过甲、乙电阻的电流发生变化?若使通过甲、乙的电流增大,而通电的时间相同,又将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了更好地理解焦耳定律,可回答问题:灯泡接入电路中时,灯泡和电线中都有电流流过,为什么灯泡热得发光,而电线却不怎么热?

二、建议在P124页讨论题增加有关电热器的知识。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发热体。发热体一般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金属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热器的优点:清洁、无污染、热效率高且便于控制和调节。

三、如果电流通过电热器(纯电阻)做功,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放出热量的计算还可以用哪些计算式

四、在对电热和电热器有充分的了解之后,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的现象。

 

2.舒迎老师公开课

 

3.评课

 

 

 

 

 

 

 

 

 

 

 

 

过程确定

                教研处负责人签字:郑笑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