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第2次活动——2023.9学业小结质量分析

分类: 科学教研组 |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2次
(项目负责人填写)
项目名称 |
三月学业小结质量分析会 |
项目负责人 |
柯云峰 |
活动时间 |
2023/9/28 |
活动地点 |
|
活动主题 |
质量分析 |
主讲人 |
柯云峰 |
参加对象签到 |
柯云峰、叶圭茂、张歆利、苏丽华、舒迎、高晓明、吴林洁 、朱正云、赵苏俊、叶润斌、何继都、仇钊、张璋 |
申请学时 |
|
|
一、活动安排
二、活动过程 1.七年级段发言 七年级试卷出卷、改卷分析
学生感受:试卷整体难度相对平时的练习较简单 赵苏俊:由我代表七年级任课老师进行发言。首先,这次七年级科学测试试卷整体比较简单,根据学生反映,他们也认为题目的难度不高,但是非常有水平,把他们稍微有一点点不清楚的地方都考出来了。比如误差分析,刻度尺的读数,特殊测量方法,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细胞的结构及其对应的功能等等。通过这次考试,学生也能够发现了一些,以为自己懂了,但是实际上不理解的一些题目。而这次成绩反馈出了学生前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充分达到了这一次测试的目的。 对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启示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理解上有难度的知识点,还是要着重给学生讲清楚,确保他们的对相关概念的基础认知是正确、清晰的。对于重点班,在保证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外,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对于平行班还是注重基础教学,他们相对来说不自觉,那么就要花点时间让他们感兴趣,花点时间抓基础。 对下一次出卷的建议,还是以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适当添加一些区分度高的题目,充分发挥我们阶段测试的作用。 对教学的启示: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对下次命题的建议:可以适当提高难度 二、八年级段发言 命题思路:本次八年级的试卷考试范围在八上第一章、4.1-4.4。试卷总分100分,共26题,分四大部分。其中选择题15题共30分,填空题6题共28分,实验探究题3题共30分,解答题2题共12分。其中第一章知识相关题目共62分,第四章内容相关题目共38分。 本卷范围是第一章和第四章,而第四章只考到前四小节,因此设计解答题两道题都为第一章的考点,分别是浮力的计算以及溶液质量分数配制的相关计算。考虑到第一章内容考察次数较多,实验探究题共三题,前两道分别是考察“探究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刮水器的模拟电路”,第三道探究题考察的是“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而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两章内容各占一半。 改卷感受:本卷难题设计在第17、18、24以及25题,从改卷上来也可以发现,这几题的失分率较高。其中17题考察的是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设计了“无电流通过”这一选项,学生很容易判断错误。18题考察的是过滤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对应的原因,“过滤速度慢的原因是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从答题情况可以发现,这道题大部分学生填写的是较大的杂质堵住了滤纸这类的答案,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这一考点理解不够透彻。24题考察的是关于浮力的计算方法的判断,以及改装密度秤的分度值的计算。这里的失分率大概在70%左右。其中24题的第2小题失分率高达90%,是因为学生对于浮力公式得出的过程和结论的前后关系有所混淆。以及25题关于浮力的计算,这道题是考虑在学生对这种题目有练习过,因而设置。但是从答题情况上来看,失分率较高。除了这几题以外,21题关于物质分离,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的分离方法,失分率也较高,这是意料之外的。考虑到学生对于第一章的知识点有一定的生疏,因而有些知识点有所遗忘。
九年级试卷改卷情况分析: 本次九年级试卷考察范围为九上全册,预计难度为0.8—0.83。 在试卷的组成分值上,化学部份占比30%,物理部分占比38%,生物部分占比32%。考虑到九年级学生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过化学和物理的学习了,所以在这两部分的题目降低了难度,从而让学生能在考试过程中不害怕这些旧知,能够像中考一样从容地面对试题。而在生物部分,原先考虑在填空题最后一题和解答题最后一题加大难度,加入自主设计项目化优化模拟装置的方案,但顾虑到考试的时间和九年级学生刚刚学完基础知识还没有系统复习的问题,最终删除了这些试题。总体来讲,这张卷子就是考察了几乎整张九上以外,又让学生提前感受中考的难度,所以学生整体来讲答得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在加入了九(6)的学生之后平均分更是被提高了1.5份左右。
|
||
|
|
||
过程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