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初中部
集 体 备 课
学
年
主
授
课
人:
备课组长:
参加教师:
时
课题 |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初稿) |
时间 |
2023.8.21 |
地点 |
七(1)班教室 |
主讲人 |
曾显寿 |
参加 人员 |
郑晓龙、高敏杰、朱斯宇、曾显寿 |
||
教学目标 |
1、 熟练掌握、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 能根据题目条件,适当添加辅助线,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3、能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动态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
||
重点难点分析 |
重点:利用知识网络构建三角形相关知识体系,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能根绝条件适当添加辅助线,同时思维提高的动态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
||
学法 |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
教具使用 |
三角板、 PPT课件 |
||
教 学 过 程
|
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三角形的概念何三边关系引入课堂。
巩固练习一: 1.已知在ABC中,AB=5,BC=9,则边AC的长可能是( )
A.2
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7,11,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 活动1:小组合作,画出ABC的高、中线、高,并回忆归纳各线段的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图形归纳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进一步巩固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的归纳总结,板书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 巩固练习二: 1.下列各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 )
A.
C.
2.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30cm,AB比AC长4cm,则ACD的周长为
3.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
SABC=4cm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4.已知:如图,ABC中,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F是∠ABC的平分线,BF与AE交于O,若∠ABC=40°,∠C=60°,求∠DAE、∠BOE的度数.
探索1:如图,在ABC和DEC中,BC=EC,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和DEC全等.你添加的条件是
设计意图: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同时,同学相互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的判定依据,板书归纳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并归纳总结,何时 用何种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和性质。 巩固练习三: 1.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下列条件,不能使ABCDCB的是( )
A.AC=DB
2.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DE=4,
BC=9,则BE的长为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为对角线BD上一点,∠A=∠BEC,且AD=BE. (1)求证:ABDECB; (2)若∠BDC=70°,求∠DBC的度数.
形时,CD可能会是AB的垂直平分线。
设计意图:利用旋转变换复习中垂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态思维。 巩固练习三: 1. 如图,在ABC中.∠A=40°,∠C=7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 点D,E,连接BE,则∠EBC的度数为
2.如图,在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连接OB、OC,OD垂直平分AB,若 ∠OBC=∠OCB,OC=4,则点A、O之间的距离为( )
A.4 3.如图,在ABC中,∠BAC>9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F,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M,N,直线EF,MN交于点P. (1)求证:点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2)连接AP,求证:AP平分∠FAN; (3)设∠FAN=α,其他条件不变时,求∠FPN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思维提高: 如图,在RtABC中,∠C=90°,BC=9cm,AC=12cm,AB=15cm,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点A停止,速度为3cm/s,设运动时间为ts.
(1)如图(1),当t= (2)如图(2),在DEF中,∠E=90°,DE=4cm,DF=5cm,∠D=∠A.在ABC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Q,与点P同时从点A出发,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APQDEF,求点Q的运动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问题,进一步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于性质,同时通过本题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
(二)课堂小结: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 垂直平分线的定于与性质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三)作业布置:三角形初步章节复习 板书设计 知识点梳理
1、
三角形三边关系 2、三角形全等性质 3、三角形全等判定 4、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