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2023-06-20 17:09:38)
分类: 语文教研组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语文 

项目名称

第五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郑笑蓉

活动时间

512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

九年级老师开课

主讲人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参加对象签到

全体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环节一:【溯文题】——5分钟

板书:出师表——诸葛亮

师:凿壁偷光。打一人名?

:孔明。

师:没错,诸葛孔明。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留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生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生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小声嘀咕)怎么都有"出师一表"?

师(笑着问)可不是吗?都有"出师一表",而且都是在赞诵"出师一表"

师 诸葛亮辉煌而又多彩的一生。智慧的确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诚报人的品格也令后人所称道。这三句诗中提到的《出师表》就是力证。

师:俗话说,题目画龙点睛,“出师表”的“表”是什么意思?我们能捕捉哪些信息呢?

生:表。

师:“表”是臣子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师:这是身份。

生:臣子、君王。

师:提供建议。

环节二:【察文意】——15分钟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臣子?

生:忠、贤、能、良。

板书:忠臣

师:同学们,诸葛亮的“忠”表现在哪里呢?请找出相对应的文字。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诸葛亮勇于承担任务和责任,体现了忠。

生而且他向刘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师哦,"一系列"建议。哪些建议呢?在课文哪些段落写的呢?

生在课文15段写了这些建议。一共三条一是开张圣听;二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三是亲贤臣,远小人。

师,: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师举贤荐能,可谓用心良苦;坦诚进言,可谓竭尽忠诚。除此提出建议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呢?

生 诸葛亮还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历史。在课文的第6-7段。

师 我们一起结合原文来明确一下。

生有隐居隆中的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生有三顾茅庐的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生有襄阳兵败的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有白帝城托孤的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生有南征孟获的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师 人们回顾前尘往事,有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人感叹平生多事、磨难万端。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

生他内心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与报答之情。

师诸葛亮对刘备的情感真的有这么深厚吗?我们看看换种方式是否依然如此。

【屏显】:

臣本高士,隐居南阳,每以管仲、乐毅自比。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深谋远虑,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生:男生读修改后,女生读修改前。

师:请根据朗读评价表做出相应点评。

师:比读之后,发现诸葛亮毫无___________________之意?

生:居功自傲、恃才轻主。

师:皆是?

生:叹创业艰难的伤时之情。

生: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生:尽托孤之任的忠贞之情。

生:盼后主发愤图强的忧国之情。

师:除了能够读出诸葛亮是一个忠臣之外,你还能读出其他的角色吗?请大家认真思考。出师表的字里行间是否让你感受到他的其他身份?

生:像老父亲,像一位老师。

板书:严师

生:宜、不宜。

生:愿、不知所言。

5:父亲的角色,像是刘禅的父亲。

板书:慈父

师:很好!刘备在临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出师表》哪个句子最能表现爸爸对儿子的深切之情的?

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师:诸葛亮的语气师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的,和一个慈父无异。

【屏显】: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

师:受人所托,忠人之事。诸葛亮像刘禅的?

师:一个忠臣、一个慈父、一个严师的角色。

【屏显】:

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亭(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环节三:【找文脉】——20分钟

师:全文从提出建议到回顾历史再到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应该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的情感。所以,后人说《出师表》中有句话是文脉所在。大家看,是哪句呢?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师:抓重点?

生:报先帝。

师:再抓?

生:报。

师:报字何解?

生:报恩、报答、报效。

副板书:报——报恩、报答、报效

师:没错,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诸葛亮所做一切,一切建议,一切付出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我们从诗句当中学得位卑未敢忘忧国,其实啊。位高?

生:亦需记忠君。

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到“言之有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一句古语描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这类问题的人格特点,它是最好的注解。大家知道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吗?

生(很多同学齐声回答。)"士为知己者死!”——《战国策·赵策一》

师是啊。因为刘备就是诸葛亮毕生才干的欣赏者,诸葛亮甘愿受他“驱驰”,唯恐自己不力,不能报答恩遇。这种竭心尽力的忠诚在刘备离开人世后就转移到他的后代身上。

师:那诸葛亮夫座的究竟是位怎样的君主呢?你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刘禅的形象特点是?

生:为人子——暗昧懦弱。

生:为国君——庸碌无为。

师:建议具有什么性质?

智商情商,双商着急;大事小事,万事无力。——评价刘禅

生:针对性。

师:阿斗不仅智商低,而且情商低,你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刘禅哪里不聪明?

1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连小事都要让刘禅去向大臣们询问,说明刘禅大小事都不能处理,表现他的无能。

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就是刘禅。他后来听信宦官,朝政荒废,无所作为,蜀国终于被人家灭亡。实在是让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东流了。

师:请同学们以不同角色的语气,对刘禅予以谆谆之言。请你从忠臣、慈父、严师三个角色中任选一个,对刘禅说一段话。如:君主啊!……儿啊!……或刘禅同学啊!……

生:……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的角色认知是_______

我会对刘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君主啊!……

禅儿啊!……

刘禅啊!……

师:一篇《出师表》,两代老臣心,三个苦角色。什么样的情况叫辛苦呢?一个做大臣的遇到一个没志气的君王,一个父亲遇到一个没出息的儿子,一个老师遇到一个不上进的学生。诸葛亮的角色苦啊!

生:苦不堪言。

【屏显】:

1: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

15: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27:刘备三顾茅庐, “隆中对后出山辅助刘备。

28:诸葛亮促成孙刘结盟,赤壁之战获胜。

41:刘备登基,建立蜀国,出任丞相。

43: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45: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7: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48: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49: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蜀建兴8年。

50:诸葛亮再次北伐。

51: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54: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师:一生奔走,只为忠君。

生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禅实在是亏了。坚持对这样无用的人尽忠,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很多史学家也在这样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有人摇头感叹诸葛亮的尽忠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我想,准确评价一个人不能离开他具体所处的时代,而用现代的观点来思考又能使我们得到很好的经验和教训。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是愚忠vs非愚忠,给出理由。

生:不是愚忠。

生:是愚忠。

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坚持,这是他的责任与担当。因为忠君爱国已经融进他的骨血里面,这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精神。于他而言,那就是——匡扶?

生:君主。

师:那就是——兴复?

生:汉室。

师:那就是——守卫?

生:社稷。

师:归根到底,这一切反映出来的是臣子的拳拳忠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很多人都是如此。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

生:唐雎。

师: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

生:邹忌。

师:还有诸葛亮。他们所处时代不同,陈情对象一致。因为背后他们的出发点不谋而合,无论是上表,抑或讽谏,或者论战,都是因为他们性格中的?

生:忠君爱国。

师:而且他们都?

生: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为国思量。

师:他们真正的做到了——“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板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最后让我们用小诗向孔明致敬,致敬所有忠国之士!

文本框: 鞠躬尽瘁板书设计:

 

文本框: 死而后已
语文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忠臣

严师

语文组第五次教研活动慈父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教学流程设计完整,活动精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对诸葛亮的深刻理解。

 

 

过程确定

每位语文组老师都充满热情,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各备课组氛围良好,团结协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