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第四次教研活动

分类: 语文教研组 |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四次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第四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郑笑蓉 |
|||||||||||||||||||||||||||||||||||||||||||||||||||||||||||||||||||||
活动时间 |
5月5日 |
活动地点 |
二楼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期中考试学业小结质量分析 |
主讲人 |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
|||||||||||||||||||||||||||||||||||||||||||||||||||||||||||||||||||||
参加对象签到 |
全体语文老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环节一:七年级老师钟胡琦琦发言 八年级期中考试命题思路 八年级期中考试范围为八下(第四—六单元)以及名著《经典常谈》。这几个单元主题特征明显,分别为演讲词、游记和传统的文言名家名篇,因此本次围绕以上主题进行命题。 设置书写分3分,其余题目共分为三个活动。 活动一:谈自然 在这一活动中,基础考查共13分,均出自课本,符合考试范围。其次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体裁为游记。根据游记特点,设置了有关题目,并且在第6题中,将本文与《文化苦旅》相联系,进行文本的拓展延伸,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二:谈经典 首先我以“鲲鹏”这一经典意象为主题,串联古诗文阅读,题目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第11题中结合《逍遥游》的文本,使得学生寻找庄子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共性,考查了学生的迁移运动能力。其次,根据八年级学生学情,以及新增名著《经典常谈》的特色,安排了两道较为基础的题目。紧接着设置了一篇简单的演讲词,帮助学生巩固前一阶段所学内容。 这一活动涉及内容较多,因此本张试卷阅读量较大。 活动三:谈写作 写作模块围绕考试范围设置了游记、演讲词两个任务供学生选择,留给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大。 七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基础题型较常规。名著阅读难度不大,阅读理解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作文主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二、问题分析 1.基础部分多数学生掌握不错,但文学常识题失分较为严重。还有少数学生因粗心丢分,如在写《爱莲说》的篇名时,不少学生漏写书名号。 2.阅读理解部分学生思维单一、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没有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如第5(3)题,很多学生只回答了标题的好处,并未结合其余两个标题进行分析。少数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对原文缺乏深入的思考,阅读只停留在表层。 3.文言文词汇积累不够,对于古诗词大意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4.作文个别学生不理解题意,导致偏题、离题。学生作文语言偏口语化,语言干瘪,语用能力有待提高。 三、成绩基本情况统计 1、年段平均分75.87分,最高分93分,最低分40分,不及格人数为11人。 2、同类型班级之间差距不大。 四、 教学建议 1. 2.加强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训练力度。 3.加强作文训练,选取例文供学生鉴赏,取长补短 环节二:八年级老师杨诒涵发言 七年级语文期中卷出题思路分析
【亮点】试卷情境真实,内容切合主题。从基础诗词开始,以“想和哪位古人”做朋友来进行古诗词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名著也切合“交友”这一观点,来对名著内容进行研读;作文也打破选项较为局限的常规,让学生有五个板块进行选择,开拓思维。 【不足】现代文阅读中规中矩,文章较为简单,但部分题目中给分点不够清晰,容易导致在现代文阅读板块学生之间的区分度拉不开;文言文题目和课内文言的关联性不大,若能进行课内联系会更好。 【学生答题情况】 【亮点】基础字词和诗歌默写有显著提升,失分率明显下降;除此之外,七年级段作文整体水平提升较快,在学生的文章中能看到不同素材的呈现,且能感受到学生的描写更生动了。即使是后面几个考场的学生,也至少能保证文章结构完整,符合题意。但也发现七年级个别班级有针对特定话题特别训练过,批改时有发现多篇文章的相似程度非常之高。建议在进行作文练习时,让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积累创造个性化更强的作文。 【不足】文言文答题情况较差。部分学生没有理解文章内涵,“卖药者”其实是在投机取巧,使用了小小的骗术来牟利。而部分学生认为“卖药者”是聪明机智的正面形象,导致失分。 环节三:九年级老师发言 一、试题特点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这是一份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这份试卷由“古典诗歌抒情梳理单”、“走进夜游散文”、“探究小说特殊语言形式的作用”“参与评估科学分享进校园的策划活动”、思辨阅读与写作五大活动展开,考察古诗词、小说、文言文、名著、写作等知识。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总结能力为主。注重语文学科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年级A率、B率、C率、D率分别为56.98%、84.53%、95.09%、98.87%。 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试卷的难度适中,难题在文言文部分T4、T6、T8,阅读部分T10(1)、T10(3)题、非文部分整体得分率不高,此类题型灵活度高,审题和答题能力有待进一步训练。 试卷整体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体现尖子生的优势。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1.
2. 3.非文本型阅读:最关键的是不会审题,根本不去关注材料; 4.小说阅读:言简意赅的答卷极少;对于题目指向的答题要素理解不清;学现盘古的形象时,回答单薄,人物形象不丰满。答非所问,只讲空话,没有联系实际文章内容。 5.古诗文阅读:学生没有理解全文,只看到“月”的意象就联想到思乡之情;错误理解题目,只关注到了“假如与作者同游,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没有结合文本只是简单的抒发了自己感受或者胡言乱语。个别学生思考过于片面:没有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理解作者的情思。 6.评价题:答题观点不明确;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完全自话自说,和题目半点关系也没有; 2.撇开材料,评价前面的内容。 3.材料虽然能用,都是擦边过。 4.自己设计活动,乱点鸳鸯谱。 四、建议及措施 1.前阶段的复习注重基础的落实,但仍有少数同学试卷中的基础部分扣分较严重,后期要坚持不懈地抓基础地落实。 2.心理方面。几个同学反映看到这样的试卷形式,心理有抵触,焦躁不安,恐惧,导致有一位同学有90分空着没做,最终得分48分。一部分同学表示时间紧张,题量大。后期要加强做题速度和审题方面的训练。 3.加强审题训练。讲题时发现连续出现答题重大失误的学生较多。小题0分的同学基本是没读懂题目的,不知道题干要求做什么,后期要面对面指导、引导这些孩子认真读题,形成习惯。 4.规范答题思路用语。在后期的模拟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答题思路,注重答题规范用语。学会抓题目的关键词,找到对应的答题要素。 5.对于现代文阅读部分,初读时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答题时注意筛选合适的关键词;审题时可利用已有信息帮助准确答题;答题时注意结构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6.前一阶段注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阅读训练,四月份要重点抓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7.对于写作,要注意审题训练,少数同学离题就出现在审题、读材料出现偏差,在复习中,要按计划进行写作等专题训练。在平时的模拟考中,也要注意作文的点评。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学业小结后及时总结反思,各备课组互通合作,提升学业小结命题质量,也让“教、学、评一致”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环。 |
|||||||||||||||||||||||||||||||||||||||||||||||||||||||||||||||||||||||
|
|
|||||||||||||||||||||||||||||||||||||||||||||||||||||||||||||||||||||||
过程确定 |
每位语文组老师都充满热情,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各备课组氛围良好,团结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