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文以载道——甲骨文记事
1.出示材料:
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材料二:“,殻,贞妇好使人于眉。”(妇好派人去眉地举行祭祀)
——(甲骨卜辞)殷墟书契续编
材料三:“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伐乎[羌]。”
(武丁卜辞,命令妇好征召3000军旅征伐羌方吗?)
——《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
材料四:“妇好娩嘉?”
(妇好生育卜辞,妇好能够顺利分娩吗?)
——(甲骨卜辞)殷墟书契续编》
那今天我们就率先来到河南殷墟小屯村的第一号坑,在这个墓坑里面我们发现了这一堆甲骨,我们在这些甲骨上发现有文字的刻画,所以我们把刻在龟甲或者是兽骨上的文字称之为甲骨文,发现甲骨文之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过春秋时期的左传了解商人的情况,
所以材料一讲述了什么内容?
那请我们根据已经释读出来的甲骨卜辞,同样给我们传达了占卜了什么内容?
所以我们可以让通过发掘出来的甲骨文证实左传的这段表述是真实的,所谓孤证不立,当地上流传的史料与地下考古发现相互验证,体现了我们历史学上的方法,二重证据法。其实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商人真的很迷信,对于祖先的这种崇拜刻在了血脉里。
之前在周末的时候让同学们回去,查了下甲骨文当中自己的姓氏是怎么写我们在查阅的过程当中其实也发现了甲骨文了一个什么样的特点。我发现了甲骨文其实跟今天的汉字在某些程度上是不是很像,所以啊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今天就从甲骨的造字特点上去分析
2.出示材料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首先来看一下这样的一个文字。左边。当时女性敛手跪跽姿态,所以他是一个女字,是一个象形字,在上面这个字特别像什么呢?
这个字是引申为扫把,在古时候是由女子负责洒扫除尘的,所以这两个字的合成叫做妇,妇是一个会意字。右边一个婴儿,它是一个子,女和子又构成了好,所以这文字是商王武丁的王后的名字妇好。除了这两种造字方法,书上还提到了哪些?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在长横上画一短横指示为上,这个短横如果移到下面去了那就表示为下,这个字是河,他的左边是一个水流,右边是一个ke声,在它的四周可以点上。四点水。啊就更符合我们今天的一个河流的写法。假借字我们两个人背对背,所以是一个背。引申假借为方位词北。所以现在我们北京大学的校徽北大就是甲骨文的样子,所以猜猜这是个什么字,是什么造字方法。
了解完了我们甲骨文的甲骨文通过这样的造字方法来记录事情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想要证明那段历史的存在,我们还要释读破译在这些卜辞中记录了当时的哪些事情。
3.出示材料
我提取两则商朝甲骨卜辞,两组分别代表了商王打猎和战事问卜,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合理想象,这两则到底记录了什么事情?记住讨论结束之后每组有一个代表,代表小组。
第一组讲的是商王打猎追逐野水牛的过程中,臣子的车轴断了,撞到了商王的车,商王的车翻了。
第二组讲的是商王要派妇好去东边埋伏设陷阱,战争能否胜利的占卜不卜辞。
到今天为止,明明我们已经不再去使用这种文字了,但对于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宣传一直在继续,所以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材料,综合所学,说明甲骨文的发现与传承的历史价值。
4.出示材料
材料一:它(指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也可以用来说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来,中东人一直不能释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而现代中国人却能读懂商朝文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习近平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三:
2022年9月,国博甲骨文实践课进校园在线启动
材料四:
小结: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追溯中华文明源头、促进中华文明传承、增强民族认同感都有重要意义。
还有什么文物可以证实商周历史的存在啊?
第二框:器以铸魂——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示材料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司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甲子日,纣兵败”
——《史记》
“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
——《尚书牧誓》
青铜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的工艺,更重要的是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我们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铭文”。青铜器不仅可以作为礼器,而且,它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是我们探寻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比如说这件利簋立刻有一段铭文,铭文讲述了一场战争牧野之战,在利簋出土前,人们对武王伐纣的时间不是很确定,我们能在史书中找的材料中都提到了发生于甲子日,利簋的出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他提到了当时正逢木星当空,所以历史学家利用史料及天文手段推出了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接下来请同学们桩长来到第二号墓坑,这是妇好墓,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非常多的青铜器,其中这件青铜器展现的是什么动物?
鸮,又叫猫头鹰。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是妇好乃至国王、将军们的爱物;它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自然让其成为“战神”的象征。除了这件器具,我们还出土了其他各类的青铜器,我们来请根据材料,说出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出示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现存的青铜器仅仅是国有单位收藏的便有 1403451 件,整整 140多万件 。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
请根据材料,说出青铜器的特点?
数量众多,种类丰富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社会法治组第3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其中传世的各类青铜器中,著名的就有司母戊鼎,重达830多千克。大概是我们20个人左右,另一件青铜器四羊方尊,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那我们不禁想问,青铜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出示材料
材料一:铸造这样巨大的青铜器,需要二三百人用七八十斤重的“将军盔”(即商代炼铜用的坩锅),协同合作才能制成。所需金属原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上述材料反映了青铜器生产具有什么特点?
工艺复杂,规模宏大,技术高超,而他的生产特点来说其实就注定了他并不是一般平民所能用的起
4.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周礼》
自青铜器发明以来,两河流域,埃及人,欧洲人,用它来制造兵器、饰品、工具等,而中原大地上的先民却用这些青铜器建起了一个礼乐之国,所谓藏礼于器,他的功能也从原先的食器过渡到礼器,从这两份材料等级地位高低与青铜器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地位越高,青铜器数量越多,权力也就也大,所以古人用青铜器来调节王权内部的等级,来稳定社会秩序。
综合上述所学,青铜器的历史意义何在?
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等级制度社会发展水平追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考古探究,我们证实了历史的存在,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青铜器他们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我们应该为他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