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治组第2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分类: 社思教研组 |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紧抓核心素养,着重质量分析 |
项目负责人 |
付玉 |
活动时间 |
2022.9.14 9:00 |
活动地点 |
二楼会议室 |
活动主题 |
新气象·新课标·新实践 |
主讲人 |
王智蓉 |
参加对象签到 |
王智蓉、刘影、叶芳戎、方亦可、郑慧慧、金蕾蕾、黄婉婷、夏爱雅、付玉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本次活动内容安排 1.基于“教学评”一致背景下的深度备课(主讲人:王智蓉) 2.2022中考失分点分析(主讲人:付玉) 试卷1.5.8.9题 均为道德与法治的选择题 3.本学期区级+教研组活动安排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评价诊断反思:要形神兼备的真正理解新课标素养立意的要求
|
||
“学”是“教”的根据,“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教”是打通教、学、评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依托,“教学”最恰当的定义应该是对学习的组织。“评”是衡量学与教有效性的准绳,是判断核心素养是否真正落地的依据。 一、学生现在在哪里? (一)可以通过导学案摸清学情 通过习题测试以及测试后的分析,尤其是对于选项分布的分析,可以探知学生学习的软肋、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学生的知识误区和理解陷阱,便于未雨绸缪,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并组织教学。 (二)可以通过问题单了解学情 课前预习时,要求每位学生自主提出三个以上有困惑的问题,提交个人问题单;小组讨论,形成本课小组问题单;课代表汇总后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结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及个人的教学经验,形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选取史料,设计问题,直接指向学生困惑问题的解决。 二、这节课要到哪里去? 也就是说,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上课之前首先要确立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参考:课标考纲、学生困惑 、教师经验。课堂教学是一个目标、教学与评价合而为一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转向“把目标当做一节课的灵魂,所有教学活动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指向测试评价方案。” 三、怎么去? 其实,“怎么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过程与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达成教学目标。精选材料:时政热点可参考《新闻联播》、《温州日报》、《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备课资料常用网站如21世纪教育网、学科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同时要通过期刊如《思想政治教学》、《中学历史、地理教育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到了没有? 意思是说,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第一,评价目标前置化:知识梳理评价。第二,目标练习化如当堂检测:《练习精编》、《作业本》;课后作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理论的规范运用(借助近3-5年中考题)、历史简评(论点,200字小论文)项目化、论文、环境地图等方式。 五、没到怎么办? 指的是未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何补救。 (一)有的放矢,定向爆破——整体跟进,确保落实
(二)因材施教,单个辅导——个体跟进,确保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