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治组第5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分类: 社思教研组 |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紧抓核心素养,着重质量分析 |
项目负责人 |
付玉 |
||||||||||||||||||||||||||||||||||||||||||||||||||||||||||||||||||||||||||||||||||||||||||||||||||||||||||||
活动时间 |
2022.11.11 13:30 |
活动地点 |
二楼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期中质量分析 |
主讲人 |
方亦可
|
||||||||||||||||||||||||||||||||||||||||||||||||||||||||||||||||||||||||||||||||||||||||||||||||||||||||||||
参加对象签到 |
王智蓉、刘影、叶芳戎、方亦可、郑慧慧、金蕾蕾、黄婉婷、夏爱雅、付玉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本次活动内容安排
1.
2.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一、 试卷难度值: 本次月考试卷总体难度值:0.75,信度:0.76,区分:0.24。可以看出本次的试卷难度值正常,区分度良好。 段平均分75.7(A6平均分为87.84),最高98分,最低39分。从这几项数据来看,社思段平均分处正常水平。 二、 各个班级情况:
从以上数据来看,1.2.3.6.7班基本差异不大,基本分布均匀。4.5班类似,脚重头轻。 三、 全段典型错误例题分析 1.错误例题
学生典型错误答题情况:这道题是选择题,大多人选择了错误答案ABD都有。原因在于材料中的这句话的理解出现偏差,题意在表达你就是你,实事求是,所以答案C更加符合题意。这道题很考究学生的思辨能力。 2.错误例题
学生典型错误答题情况:大多学生解读等高线概念陡崖的概念出现偏差,以至于大多数选择了B这个答案,攀登常规的是选择陡崖,但是题目中没有的陡崖的概念,所以选择陡坡即C也是符合题意的。 3.错误例题
学生典型错误答题情况:类似的几道道法题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没有结合材料,学生理解的是题目中一定要出现结合材料或根据材料的文字才去结合,而这几道,从审题的角度出发,结合关键词、限定词是明确要求学生需要结合材料的,从情境出发即要结合材料。 四、 从典型错误例题中分析原因: (一)题目分析能力不足 从试卷的主客观题得分来看,客观题、主观题失分原因都是十分不该,且学生的主要失分在于大题的分析能力不足,尤其是道法部分材料结合的分数基本都是对半扣 (二)答题规范意识不强 从学生答题的内容来看,答题不规范,不严谨,思路凌乱,内容不清晰也成了失分的原因之一。 (三)基础知识不扎实 从此次试卷来看,学生专业历史术语及知识不扎实也是失分的重要原因,答非所问,知识点混淆,让人哭笑不得。 五、 教学反思: 本次试卷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特别是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七年级学生训练答题规范意识很重要,这将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七上的课堂内容较多,本学期时间较短,会感觉内容较赶,所以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内化于心,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多角度分析讨论,拓宽思路,积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对于学困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他们,设计问题注意层次性,使全体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加强个别辅导。这里我看到,我对于尖子生的关注还不够,过分信任,接下来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我将有意识关注。坚持“抓两头,保中间”原则。
温州市中通实验学校八年级社思科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报告撰写人:方亦可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及《中国历史》第一至三单元,下册《人文地理》第四单元+北方地区。 试卷结构和内容分布:《道德与法治》占50分,《人文地理》和《中国历史》合占50分,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其中,《道德与法治》主要考查丰富的社会生活、网络生活新空间、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的公民等方面的知识点。《中国历史》的选择题部分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学问和能力,两道材料题则重在对学生历史基本史实的把握和利用基础分析现实的能力、整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进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人文地理》在第四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概述中国地理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了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特征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来进行考察。 整张试卷是基于基础知识点上考查学生对于个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分析能力,把握历史主线与规律的能力,运用基本的分析和读图能力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灵活。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凸显学科能力的要求,道法学科命题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3、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从整张试卷来看,选择题较区分度体现在历史与社会部分第5道选择题,说明学生对于对历史进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方面较弱。《历史与社会》部分第12、13大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归纳概括其中的历史信息,运用所学阐释固定历史时期核心历史概念的内涵,难度较大,说明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条件、影响的分析能力较弱。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学生总体答题情况良好,全段90分以上学生出现较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分值在80分-89分之间。学生普遍在道德与法治部分能更好地得分。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的状况看,选择题方面 1、4、15、小题失分多,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积存并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第4小题失分缘由是学生学问点记忆混淆,学问点互相干扰,使学生出现推断失误,学生所得分数看总体较好非选择题方面错别字多,影响得分。16 题填空题学生答的不好,主要还是学问点把握的不好。这 5个题均是书上的原句,抠出了重要部分进行检测,但学生基本是大致意思的把握,很难答对,答精确,失分比较严峻。17 题看着难没有见过,但只要审清题进行解答,还是比较简单答对。但还是有学生不审题,答非所问,有不少学生看不懂题目要求答题有些混乱,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四、思考与建议 1、对教学的启示
(1)
(2)
(3)
(4) 2、对命题与评价建议 知识点覆盖面广,除基础知识外,本次命题更加注重学科能力的考查,能够通过命题体现教材的核心和主线知识,突出学科重点知识;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多角度答题、分析思辨能力、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的要求,能够多维度、全方位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