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林洁校内公开课《力的存在》

(2018-06-19 21:10:30)
分类: 科学教研组

项目名称

校内公开课

项目负责人

 

柯云峰

活动时间

 2018/3/8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力的存在

主讲人

吴林洁

参加对象签到

柯云峰、叶圭茂、陈名荣、丁睿、陈寿昌、徐洁琼、舒迎 、董永江、高晓明、吴林洁

申请学时

 

 

3.2.1力的存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力的定义。

2. 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

3.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4. 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科学方法。

2.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难点:力的相互性。

三、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力的存在第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我有一个问题,什么是力?

或者说你在生活中感受过力的存在吗?

如果有,请同学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力?

生:手拉易拉罐需要用力,人推轮椅车需要用力,压路机压马路需要用力,磁铁吸铁钉需要用力,脚踢足球需要用力,人提水桶需要用力等等。

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用到力,那么力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下面我们分析以下各图所示的现象。

在这几张图片中,你能看出什么力,这些力分别是谁对谁所产生的。

根据学生的分析,列出副板书。

 

推力

轮椅车

作用

压力

压路机

路面

作用

吸引力

磁铁

铁钉

作用

 

师:我们一起来看黑板,其中的推力、压力、吸引力都是属于什么?——力

人、压路机、磁铁属于什么?——物体

轮椅车、路面、铁钉属于什么?——物体

师:从中我们就能概括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板书:

一、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师:针对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一起来解读力的定义:

师:力的产生至少需要几个物体?

生:两个。

师:每个力都涉及到两个物体,在科学研究中,我们给予这两种物体不同的名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现在我们在来分析一下下面这几张图中哪些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些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人推轮椅车

轮椅车

压路机压马路

压路机

马路

磁铁吸铁钉

磁铁

铁钉

手拉易拉罐

易拉罐

脚踢足球

足球

风吹树木

树木

师:以上几种情况中的力都是物体间彼此相互接触产生的。那么如果两个物体之间不接触是否有力呢?

活动一:磁铁吸铁钉

磁铁在不直接接触铁钉的情况下对铁钉有吸引力。

师:这说明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分为接触作用和不接触作用。

师:从对以上的图片分析中可以看出力的作用形式多种多样:拉、推、踢、压、吸等等。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力是存在的,但你能看得见力吗?摸得着力吗?

既然力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么确认它的存在呢?

例如,这张图片,你是怎么判断出有风力的?

生:通过树的弯曲判断有风力。

师:对于无法利用感官去感知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效果来感知它的存在。

比如这张图片中的风如何确认它的存在。

生:通过树枝摇晃或尘土飞扬可以感知到风的存在。

师:还有比如说我们周围看不见的空气,可以根据一袋装有空气的塑料袋难以压缩所产生的效果感知空气的存在。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力,就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知力的存在。

师:这两张图片中是否存在力?

如果有,如何感知?

生:撑杆弯曲了,树枝弯曲了。

师;这属于什么。

生:力产生的效果。

师:那么力的作用效果都有哪些呢?

活动二:

实验材料:

手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

用手挽着直尺——直尺弯曲了。

用手折纸——纸变形了。

师:那么在本次活动中你所体会到力的作用效果是怎么样的?

生: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

师:通过大量事实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板书: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既然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那么是不是力使物体发生的形变都是显而易见的呢?例如,手按桌面,手对桌子是否有力的作用?桌子是否发生了形变?

桌子确实发生了形变,只不过由于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无法看到。可以采用放大的措施,将微小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

活动三:实验视频:

一支扁形的玻璃瓶,里面灌满红墨水,瓶口插上口径较细的玻璃管。挤压前后面,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说明在力的作用下,玻璃瓶的形状发生改变,瓶子的容积减小;挤压侧面,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说明在力的作用下,玻璃瓶的形状发生改变,瓶子的容积增大。

 

师: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还有哪些呢?

下列所示各图中,在力的作用下,它们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一:运动员将标枪投出:从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

图二:飞来的足球被守门员接住:从运动状态到静止状态。

图三:飞机起飞:速度有慢变快。

图四:飞机降落:速度有快变慢。

图五:飞来的排球或篮球被挡了回去: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师:在科学上,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所以力的作用效果还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板书:

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从哪几个方面去判断?

生: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师:只要两者有一个变化,就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师:在下图中所表现出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生:拍球、打网球——力既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又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在打球的过程中,明明是我们用手拍打球,为什么有时候时间长了,或者拍得重了,我们的手反而会感觉到疼痛?

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书: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四:用两只气球分别做以下几项活动,

1. 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2. 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左球

3. 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观察气球的变化。

师:三种方式挤压均能使两只气球发生形变,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师:穿着旱冰鞋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人会后退。

师:分析穿旱冰鞋用力推墙的受力过程:

生:穿着旱冰鞋推墙,当学生推墙时,人对墙有一个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过来,墙作为施力物体,对人也有一个反作用力,所以人后退了。

师:用同样的道理解释一下P97页的两幅图。

生:撞到柱子上的汽车:当汽车撞到柱子上,汽车给柱子一个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过来柱子作为施力物体给汽车一个反作用力。由于柱子和汽车的牢固程度不同,所以反而汽车受损比较严重。

地空导弹:地空导弹的向前退进力来自哪里?

用气球模拟,放气,气球向上飞,向上的推力来自于气球向下喷出的气体。

导弹内的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出燃气。这时导弹对燃气就有一个斜向下的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也会对导弹有一个斜向上的反作用力。

“气球火箭”气球喷射出气体,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喷出的气体对气球产生一个作用力。

师:这些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书设计

3.2.1力的存在

一、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确定

                教研处负责人签字:郑笑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