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教学设计和反思

分类: 社思教研组 |
教 学 设 计
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
一、设计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理念为依据,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新内容.在探讨和观察中接近真理并掌握真理,在挑战中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材分析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水平四内容标准,突出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水平四)七年级球类篮球内容,在课中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为兼顾技术学习与身体素质发展,本课另一个教材是身体素质练习,以发展学生核心力量。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是发展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运动技能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技术动作接触不多,没有错误动作的干扰,他们对新环境还保持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观察,模仿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对动作的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学生身心特点设计有效教学为本课服务.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掌握传球的时机.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80%的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手臂前伸和下肢蹬地等技术要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分组配合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手臂前伸及传球手型.
难点:下肢蹬地有力,传接球时机的掌握.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授课班级 |
初一男生 |
授课教师 |
金新月 |
单位 |
中通国际学校 |
||||||
学生人数 |
24 |
授课时间 |
2016.10 |
课次 |
1 |
||||||
教学内容 |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素质:核心力量 |
||||||||||
课的结构 |
教学与练习 内 容 |
练习 |
目的要求 |
教师引导与组织 |
学生参与 |
||||||
次数 |
时间 |
||||||||||
开始部分 |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内容、任务。 4.检查服装与器材。 |
1 次 |
2 分 |
1.建立和谐的师生氛围。 2.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 3.集队:快、静、齐 |
1.向学生亲切问好。 2.宣布本课任务并提出要求和希望。 四列横队 ○○○○○○○○ ○○○○○○○○ ○○○○○○○○ ○○○○○○○○ ▲
|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认真听讲,明确本课内容、任务。 |
|||||
准备部分 |
一.运球热身: 沿篮球场边线底线右手压线运球。 二.球操 1.手指左右拨球。 2.头、腰、脚绕环。 3.抛球拍手。 4.胯下八字绕环。 |
1
若干 |
2分
3分 |
1.收心,进入上课状态。 2.有效热身。 3.熟悉球性。 |
1.讲解慢跑运球的要求。 2.带领学生慢跑运球和球操。 3.口令组织学生并引导学生积极练习。
|
1.认真听讲,按 要求行动。 2.注意力集中,听清口令。 3.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积极练习。 |
|||||
基本部分 |
一.原地各种运球练习 1.左右手高运球。 2.左右手低运球。 3.体前交叉换手运球。 二.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球性练习 1.学习接球动作要领:手臂前伸,五指自然张开,手心朝向来球成球形,接来球时泄力,手臂回收。 2.学习传球动作要领:手臂前伸,拇指下压,其他四指向上挑,指向传球方向,出球时抖腕,双手手心朝外。 3.徒手练习传接球动作。 4.两人一组练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5.小组8字传接球练习。 三.游戏(曲线运球接原地传接球)12人一组11个球,分两组根据既定路线进行运传球练习。 四.素质练习:核心力量 1.平板支撑(一只手放球上,根据教师指令推出或收回) 2.平板支撑(一只脚放球上,根据教师指令将异侧手抬起或放下) |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3次
2次 |
3 分
1分 3分 3分
5分
4分 |
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 学习双手胸前传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自我体验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养成良好的传接球习惯。 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传球的作用。 发展学生的核心身体素质 |
四列横队 ○○○○○○○○ ○○○○○○○○ ○○○○○○○○ ○○○○○○○○ ▲ 镜面示范,带领学生运球练习。
四列横队
○○○○○○○○
○○○○○○○○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指挥学生练习,并巡回指导。
1.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讲解练习内容。 3.控制练习节奏。
。
1.教师讲解并组织学生练习。
2.口哨控制节奏。 四列横队 ○○○○○○○○ ○○○○○○○○ ○○○○○○○○ ○○○○○○○○ ▲ 1.领做,讲解动作要领。 2.口哨控制学生练习。 |
积极参与练习,敢于挑战,不怕失败。 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大胆模仿。 1. 2.在学会的基础上挑战自己,更上一层楼。 3.听清要求,积极练习。 1.听口令行动。 2.进行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吃苦耐劳,挑战自己。 |
|||||
结束部分 |
1.结合放松练习。 2.课堂总结评价。 3.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
1次
|
2 分 |
使身心得到放松。 |
1.组织同开始部分。 2.带领学生做好放松练习。 3.适当表扬和指出不足。 4.师生道别。 |
1.注意观察积极放松。 2.师生道别。 3.归还器材。 |
|||||
场地器材 |
篮球场一个,篮球25只,球托25只 |
练习密度预计 |
45——50% |
||||||||
课后反思 |
|
金新月
因为学校以及个人等原因在匆忙的准备下,我的第一节公开课在一个平凡的周三拉开了序幕,我上的内容是初中水平四第一学期的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结合身体素质中的核心力量训练.
下面我就整堂课的上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反思:
1.准备部分:通俗来说就是热身活动.由我带领学生拿球进行绕篮球场的运球跑和原地的球操练习,七年级学生的对篮球的手感还欠佳,在跑动过程中的运球练习失误率比较高,篮球场的拐弯部分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直线的运球跑练习,循序渐进.球操部分的练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很难达到熟悉篮球的效果,在初学篮球阶段大量的熟悉球性练习对于学生学习篮球基础动作有重要意义.
2.基本部分:也就是本堂课的主要学习部分,一个是我给学生讲解的太多,让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太少,学生很难对动作进行初步掌握;其次就是刚接触新知识,过快的动作练习无法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在课中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采用哨声控制学生的传球节奏,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注意;最后就是上课时忘记了备课时的进度安排,只讲解了徒手动作,忘记在学习动作的开始部分加入徒手练习,直到学生错误动作频现才加入徒手练习.
3.素质部分:这个是本堂课的辅教材部分.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技术的同时身体素质协同发展.在练习中我的时间和强度的安排上不够,主要是因为前面的内容用了太多的时间,课程的进度被拖掉了,这部分的练习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最后是结束部分:就是放松和总结.一节课下来总体的课堂呈现还是可以的,但是学生真正的掌握程度是我需要反思的.讲解太多,难以达到练习效果,学生的技术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师讲会的,没能做到精讲多练.
总的来说目前的上课状态还是太注重自己的表现,没能掌握课堂把精力防在学生的技术学练上,应当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对课堂队伍的调动能力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