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分析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2018-06-21 14:06:32)
分类: 博文3

高适和岑参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二人合称为“高岑”。高适,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高适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被世人称“高常侍”,高适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岑参,南阳人,世称岑嘉州,无字。幼年时孤贫,跟随兄长读书,遍览史籍。。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尤其擅长写作七言歌行,,诗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雄奇瑰丽,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高适和岑参二者都是盛唐边塞诗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边塞诗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

就其二者边塞诗的相同点来分析,大致可以罗列出以下三点。首先,高岑二人都有着卫国戍边、报国立功的远大理想抱负。高岑二人都有相似的入幕经历,二人都热衷于考取功名利禄,求仕途坦荡,因而他们的边塞诗中带有强烈的入世精神,诗中所表达的也是作者远大的政治理想,人生抱负。第二点是高岑二人的边塞诗所描写的都是边塞生活,歌颂边疆战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勇敢品质。表达了高岑二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第三点是高岑二人的边塞诗的整体格调都是悲壮苍凉同时又是慷慨激昂的。这就是高岑二人边塞诗相似或相同的地方。

高岑二人边塞诗额度不同之处分别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首先从选材立意上来看:高适是以一个政治家的思维方式创作在边塞诗德,在他的诗里描写得对象的都是较为广阔的内容,作者喜欢用政治家的眼光来体恤边塞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抒发自己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相对来说岑参的诗思想内涵就会显得比较单一。岑参是以一个诗人的敏感去描绘作者眼里的边塞生活,以场景描写占多数,缺乏对下层民众的关怀。紧接着,二人在抒情特色特色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高适喜欢直抒胸臆,间或夹有议论和叙述,描绘边塞萧索之景目的在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十分的具有感染力。岑参刚好相反,他的边塞诗注重展现生活场面,寓情于景,把边塞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活灵活现在读者眼中。第三点是二人艺术风格上的不同了,高适喜欢用反衬、对比的艺术手法,使整体诗风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质朴却又浑实。岑参喜欢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等艺术手法,使整体诗风新奇洒脱,悲壮同时又雄放自在,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最后一点是高岑二人对文学遗产的继承。高适的边塞诗承袭了“汉魏风骨”的特点,因袭乐府旧题诗歌,总得来说,是对诗歌的突破创新不充足。岑参在其边塞诗里融合了六朝的语言,创造了新兴的歌行体。在形式上,岑诗彻底突破了旧的乐府诗题材。他的诗参差错落,自由放纵同时又卷放自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