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连载|胸中自无火炎冰竟,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2019-09-16 14:19:18)
分类: 创办人著作

智凡之别在何处? 开悟悟什么? 参话头又参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本期连载~ 有首禅诗说: “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竟, 消缺心中鄙夷,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 “世”是烦恼尘劳之意。“拨开世上尘氛”并非离世独居,亦非冷眼旁观若无其事,而是在胸中坦荡,一尘不染,因而方谓“胸中自无火炎冰竟”。 火是热,冰是冷,“炎竟”二字乃“相逼相迫”之意。人们常受尘事干扰,惹得胸中时冷时热,起伏不已。 因这胸中的冷热起伏,使得情绪时而激昂,时而消沉,时而欢乐,时而哀伤,无一时清静。人们对于胸中一冷一热、一起一伏的感受,起了非常大的迷惘。 然世事不能免,则胸中起伏亦不能免,如果对于胸中起伏保持畅然、毫无攀援的真觉,那么胸中只不过是气血畅然的起伏,而非贪嗔痴爱的起伏。 火炎冰竟既由胸中起,烦恼分别、贪嗔鄙吝当然也由胸中起。当胸中起了波浪,人们便觉得“心”中起波浪了。 其实,人们早已把“胸”等同于“心”。因此要消却心中鄙吝,必由胸中的自在起伏认识起,而非在世事上不断进行哲理探讨或逃避。

气血本来是气血,气血本无鄙吝之意,消得气血上的攀附,面对任何胸中起伏,只如月到风来的畅然清静,何来的烦恼枷锁?故禅诗曰“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竟;消缺心中鄙夷,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当气血起伏还归于畅然自在的起伏,而不攀附任何情绪罣碍时,你将在自身中体验到动静同操、喧寂同趣的解脱真境。 初学者常因胸中气血起伏而贪、而嗔,而动、而静、而喧、而寂……此皆源自于对胸中气血起伏的实相锻炼未熟,而自生分别也。 真静是动中之静,而非离动而得静,看似定云,而其中实含鸢飞之气象;望似止水,而其下有鱼跃之畅然。 凡夫以胸中之鸢飞鱼跃为烦恼,智者视胸中风狂雨骤为恬静,此是智凡之别,亦是达者处一化齐之妙。

参话头:我是谁? 佛家在教导未达开悟本质的徒弟时,他们的师父常常带领他们“参话头”,那是怎么个参法呢? 就是提出一句话,让大家来思考体悟。譬如说:“我是谁?”我们就提起这个话头,然后大家就来参个一两天“我是谁”。 但我不就是我吗?这样参,大家就开悟了吗?开悟一定是从烦恼里解脱出来,有这个本事,开悟也才有意义,不然我们要这开悟干嘛呢? 若是你把开悟定义为:“天地间无数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而我全然知道了。”这样叫作“开悟”的话,烦恼来时,你还是解脱不出来,这种开悟也没意义。 其实,何必了解那么多,我只要具备从烦恼的当下解脱出来的能力、不会被无明卷走的能力,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已经开悟了!

参透自性,找自己 “理解”跟“直接参透”是两回事。理解之后,我们还可以怎么参呢?左思右想还是参不出来时,师父就会举个话头让你参考,他会问你:走路的是谁?吃饭的是谁? 总之就是举个话头,然后大家就来参。如果你仔细去研究所有的话头,不外乎一个目的,就是找你自己。 不论什么样的话来引导你思考,最后的目的大半就是这个“找你自己”。然后你就感到很纳闷,我不就在这儿吗? 问题是,你在这儿却很烦恼,你现在已经被烦恼弄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很少有笑容,非常的浮躁,心中有很多敌对,有很多的自以为是。 那个真正的你,似乎是不见了,所以找自己的目的,其实是找回那个安宁,找你本来具有的愉悦。

“参话头”是什么?“话头”是好恶的声音还没出现之前,一股能量刚窜上来的当下。我们选择只看着能量的实相。而能量的实相是什么呢?就是能量,就是一股非常单纯的“气”而已。 你有没有发现,你愤怒的时候满腔都是能量?可是它却被你叫作“愤怒”。而这愤怒的里面,确实是能量组成的,那我们可不可以只看能量,而别再衍生无谓的好恶价值呢?可以的,这惟精惟一的心法,只要稍微训练就能办到。 为什么叫“参”?要融进去才叫“参”,参不透的就是这个地方,理论上大家都懂了:“反正愤怒就是能量,能量本无意义,只要看着它涌来涌去,就像按摩一样。” 但回到生活里的时候,一旦有愤怒升起时,那就像火山要爆发似的,怒不可抑!那时你会说:“能量根本不可能毫无意义的,愤怒就是愤怒,永远也没办法被当成按摩的!” 但是情绪退了之后再仔细想想,对呀,愤怒肯定是能量组成的呀,为什么我那时候不“看着能量”就好了呢? 因此,纵使我理论讲得再仔细,用了再多的比喻,而你再怎么有逻辑思维的能力,多么认同我说的话,但是情绪发生时,你就是无法从“话中”跨越到“话头”来。 因为了解是一回事,真的把自己融到能量里面来,真的把自己当成是那股毫无意义的能量又是另一回事。 大多数的时间里,能量对你而言,是愤怒,是哀愁,是你的恐惧、你的忧伤。 但如果你体会到情绪就只是能量,能量应该自由自在,那么你的情绪便不必管理,不必压制,不必控制,不必平抚,你只需要学习与它的实相和平共处,它就像按摩而已。 参透了话头,就等于找到了“我”、“谁是我”、“我是谁”。在过程中你会先看到,我原来是极易涌动的,而后看到那个涌动原来极易代表我的好恶,原来我的“小我”常常是在单纯的能量上攀附了好恶的结果。 所以,“我”的本质就是那股能量,“我”的安宁,就是那股能量本无意义的畅然。任其在胸中涌动,盯着本无意义的实相,就能解脱所有烦恼情绪的困扰。 古代的禅学就是“练习接受这个心中的涌动”,当你不再惧怕它,甚至可以享受它,你不仅能解脱一切的烦恼痛苦,更将直入性源心海之中。 END

——本文节选自《宽两秒,心自在》第二部分《你有活在当下吗?》。本书带您观察黄庭气血,找回自在本性,轻松摆脱负面情绪,养生又能开发潜能。 本公号文章均为原创,如果转载,请注明出自“黄庭书院”张庆祥讲师著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