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2019-07-03 11:36: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创办人著作

导读 :在当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事情通过人们的努力,得以实现。而困扰人们的情绪难题,却似乎依旧无解。或许,不是问题太难,而是我们对“内心”有所误解。如何厘清观念,找回“失落的内心”,重拾安宁?在这篇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虽然今日人类的智慧,已能克服很多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使人心内心“安宁”和“祥和”的这项工程仍然任重而道远。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天投入多少教育家、心理学家、宗教家、慈善家去挽救人们的内心,但这项工程进行到目前为止,世界仍然一天比一天乱。 

或者不是因为这项工作太难,而是由于我们对“内心”这两个字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扑朔迷离的关键还未得到厘清。 

凡事想要得到好结果,最好先认清方向再开始行动。因此,想要让每个人都可以具体有效地去体验他的内心,首要工作就是要先厘清一些至今仍令人们感到扑朔迷离的关键因素,才能使这个学问重现古人“直指人心”般的力道。 

那么一谈到“内心”这两个字时,一般人立即产生的错误方向是什么呢?以下三点,正是致使世上的人们对“内心”感到扑朔迷离的困境所在: 

(一) “内心”与“外物”分不清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如果我问:“一个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是发生在他的内在?还是外在?”你马上能回答“内在”! 

“那么一个人若失去他的安宁与满足,是从他的内在失去呢?还是从外在失去?”你可能想了一想,然后回答“内在”! 

如果我再问:“那么要找回失去的安宁与满足,是从内在去努力呢?还是外在?” 你可能会停几秒钟,然后勉强吐出几个字“好像应该也是内在”!对的,这些答案都是“内在”! 

然而仔细地看看世上的人们,每当他们的内心发生动乱或浮躁的时候,他们都是往内心去寻找失去的安宁与满足呢?还是急着往外去摆平外在的事事物物呢? 

答案是……几乎全部都急着“往外”!因为看起来此刻内心的不安,全都是因为外在的某个不如意的人事物所引起的! 这看起来好像是很对的,但人们忽略了一点,此刻那个“不舒服的感觉”,是发生在你的内在还是外在呢? 

谈到“感觉”,当然是发生在你的身上!而刚刚你说要找回失去那份安宁的感觉,应该往内在还是外在去努力呢?你也是回答“内在”!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而当人们感到内心的不安时,他们都往内去安排还是往外呢?此时每个人却都往外,这便是第一个令人陷入扑朔迷离的地方了。因此这点有必要再加以说明。 

很多人以为只要等他们掌握了生活中的每一项元素,就会拥有安宁与满足,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事情总是层出不穷的,想要“掌控一切”,并不是他们能力所及的。 

世上没有任何人能掌控一切,就算世上所有大小战火都被你熄灭了,大小事件都被你摆平了,你已非常成功了,但只要你内在的动荡与战争还在进行,那么不论你多么成功,你仍然得不到安宁与满足,那些外在的成功对你而言,也都变得毫无意义了!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因此你要相信,你在身外所追求的一切意义,最后都得在你的“内心”中发生,你所追求的一切安宁与满足,也要在你的“内心”去感受,否则它根本没有意义,因此你一生所追求的并不在外。

因此想要得到理想中的人生,你的首要工作便是明白你的“内心”。一旦你懂得在你的“内、外”间划清界线,就非常容易看到外在的一切并非你所追求的,它只是一个幌子、一个媒介而已。

但你别误会这个说法是叫你抛弃外在的一切,让它随意去溃败,不是的。你应该尽量去安排、去追求外在的一切美好。但不应当在追求的过程中,或追求不到时,被烦恼所包围,你有能力于外在未安排妥当前,就已经全程享受到那份安宁与满足。 

(二)“脑中的逻辑”与“内心的感受”分不清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探索内心的过程,就是由辨明“逻辑”和“感受”的不同而开始的,我们除了要听懂意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要去分辨出你“内心”的声音。 

“脑中的思想逻辑”与“心中的感受”虽然也常结伴同行,但它们根本是截然不同的! 

这世间存在着两种混淆式的安宁,有一种安宁是未曾去过那里的人,依据一套逻辑的公式所制造出来的,就像人们常想:“如果我已拥有这个、已拥有那个,或如果我已摆平了这个、摆平了那个……那时我必定会感到非常地满足与祥和!”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这种满足与祥和是根据一套思维逻辑所计算出来的。但到达那里的富豪或成功人士们都知道,既使他们整天睡在金库上,或整日生活在掌声中,也不一定能拥有片刻的安宁与满足。 

而另一种安宁与满足是超越逻辑与公式的,它不必依靠任何想法与计算,它是直接充满在内心的,它是用“感受”去得到的,不是想象的,不是逻辑的,不是计算的,而是用“内心”去“感受”的。

你可以很会计算,也可以不会计算,但当你的内心感受到安宁的那一刻,它已经是你的了。你可以很富有,也可以是个穷光蛋,但只要你的内心感受到安宁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是你的了。 

假如你想要拥有真正的安宁与满足,那必须往你的“内心”所能感受得到的方向去努力才有用。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逻辑与感受常常结伴同行,使得我们所要寻找的真正主角,再度躲到了一个非常隐密之处,上一次它选择躲在“外境”的背后,而这次它选择躲在“逻辑”的背后。 

使你一直以为是脑袋瓜里的逻辑思维,或是念头出了什么问题,这招欺敌之计,再度使你偏离安宁与满足的主轴。使你再度被诱骗到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上,去浪费你毕生的生命与精力! 


(三) “身体感受”与“内心感受”分不清


新书连载丨我听过的最大谎言:当我xx了,我就幸福了

身体各部位的大小感受,总是时时在发生的,有些身体的感受使内心觉得舒服,有些身体的感受使内心感觉不舒服。像是劳动、流汗,就常使都市人觉得心情浮躁;而轻松的按摩、或吃些好吃的食物,常使人觉得心情很好。

因此你那“内心”的感受好不好,也常与“身体感受”结伴同行。这回它选择躲在“身体感受”的背后,使得人们不加思索的以为,拥有安宁与满足的办法,便是在于去除身上那些不喜欢的感受,或是让身体充满很多好的感受。 

是的,有时可以用这样的办法达到短暂的效果,但有时却并非如此。试看那非常富有的人家,伸手一招就有好几个佣人打点他生活的一切,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把他服侍得舒舒服服,但他的内心却未因此就能得到安宁与祥和。 

可见这内心的安宁与祥和,与身体的美好感受是完全独立的,不幸的是因为它们常常结伴而行,因此又使人们一再地被误导了方向。 

这样的人常成为美食主义者,或享乐主义者,不断追求感官的美好刺激。 

而其中亦有一小部份的人,因为了解了身体感受对人的影响,因而进入内观修行的领域,但也因尚未觉察到“身体感受”与“内心感受”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所观照的范围只停留在肢体各部位感受的实相上,而独漏了最难以观察、也是最需要观察的“内心”这方寸之地的枢机,因而使得他们的努力修为成效大打折扣,也使得努力的方向,再度受到扭曲。 

就如以上的三项分析,人们的“内心”常与外在的境遇、脑中的思想、或身体的感受结伴同行,故而导致人们常误以为问题是出现在这三者身上。 因此这三组连体婴很难有机会被清楚地分割,当然藏在每个人“内心”中的单纯真相,那个本自具有的安宁与满足,也就迟迟无法被世人所认出,这便是今日众生迟迟不能认识内心安宁的主要原因了。 

真正的“内心”究竟藏在什么位置呢?找到位置后,怎样才能破解烦恼呢? 

下周同一时间,新书连载为大家揭晓答案 

【End】 

——本文节选自《寻心——开启一生的宁静与自在》第一部分《失落的内心》之“扑朔迷离的三大困境”。本书能解透您寻找内心的宁静、自在的常见问题,欢迎阅读,开启幸福之门。 

新书连载丨每周三连载新书内容 我们下周见 

新书简介 《寻心——开启一生的宁静与自在》 

作者:张庆祥

出版方: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内容简介: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解说32个词语,帮助你找到慰藉心灵的方法,使你获得内心的安定与幸福。阅读本书,你便知道失落已久的内心,原来一直在那里。 

你将可以由情绪的奴隶变成情绪的主人。由“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迈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节省数年,甚至数十年盲目摸索或误入歧途的宝贵时间。改善情绪,增进人缘。 开启一生的宁静与自在。了解这一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张庆祥,1962年生于台湾省台北新店中岭山,自幼慕道,好圣贤书,少年时好游于宗派之间,叩求人生解脱真理。三十九岁奉先师之命,重回儿时故乡,开山建设中岭山禅院,每月举办“黄庭禅修”课程,宣讲源自本心本性的解脱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