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创办人著作 |
导读
:大家好,这篇文章是张庆祥讲师对古人如何智慧的“工作和读书”理念的讲述,怎样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成长,怎样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得更好,原来贤者们早已写下了答案。这个答案和你想的一样吗?一起来看看。文末还有4·23赠书福利,不要错过~
古人的智慧:耕读传家
中华的古文化里,自古都很看重“耕读传家”。耕读传家是中华古文化里最有诗意、最美好、最务实的文化特色。
古人常说,开门两件事:耕田和读书。

中岭山的黄庭书院
清朝有一个大儒叫做杨秀元,一生写了很多文章,也留下了许多关于农学的著作。他把自己的住宅命名为“半半山庄”,取意半耕半读。将“耕读”作为世代流传的家风。
东晋诗人陶渊明,41岁辞官,过了20多年的耕读生活,写下很多“田园诗”,开启后世的“田园诗派”。
陶渊明写过“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大意为:刚刚已经翻完土,并且已经下种,这时可以休息读一些书,来修身养性了。
从古人留下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除了提倡务实的劳作之外,他们还鼓励大家多读书,在书中跟古圣先贤学习。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耕田毕竟是有田地的人才能做的事,没有土地的现代人,耕读跟我有什么关系?耕读还适用吗?其实:
“耕”的意义不限于耕田,“读”的意义也不限于读书
耕读的真意是什么呢?我们往下看:
清代教育家、农学家张履祥,他在《训子语》中写道:“笔耕、耒耕一而已,砚田、土田亦一而已。”(耒读:lei,三声,意为:翻土的工具)
“笔耕、耒耕一而已。”
大意为:你的工作岗位是用笔的,那你完成工作就是用笔在耕耘了;如果你的工作是耕地,那就提起锄头去耕地。这些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耕”。
所以,“耕”的本意为:尽心尽力地付出,去做有益的事情。
“砚田、土田亦一而已。”
菜园、田地、农田都是“田”;磨墨的砚台也是“田”,笔墨就是读书人的“田”。古人读书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这句话也引申为治国就是读书人的“田”。
“耕读”在现代生活的意义
可能你会问,那跟我也还是没关系啊,现代的“田”在哪呢?
如果你是“科技新贵”,在做电子晶片的高科技公司上班,那个工作岗位就是你的“田”;
你是计程车司机,那你的计程车,就是你的“田”;
你是会计,那你会计这份工作,就是你的“田”;
……
“耕”就是在你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去付出,去做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你付出的劳力、心力,这些都是“耕”。把这些扩大化,对子孙的教育也是耕。
这些是外在的“耕”,很重要。而对自己而言,你的心安不安宁,幸不幸福。你要不要为你内心的安宁、幸福做一些努力。我们还有一块心田,留待我们耕耘。

月色中的黄庭书院
古圣先贤留下很多经典教导我们,去耕我们的“心田”。《大学》中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就是我们的心内事,改脾气、去毛病,去寻找内心本自具有的安宁。这些努力的过程,就是在“耕”,耕耘我们的心田。
清朝教育家张履祥曾说:“有田亩当尽力开垦,有子孙当尽力教诲。田畴不垦,宁免饥寒?田畴不垦,宁免饥寒?”
我们的工作、事业、我们的内心、我们对后代的教育,都是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口田,值得我们好好地去耕耘。
说完了“耕”,我们来看看“读”
用嘴巴念书这个叫做“读”,大家都知道。我们用嘴朗诵诗书这个是“读”。读不仅是嘴巴朗读念出声音,我们眼睛看也叫作“读”。
推广来说,我们观察一件事情,观察一个现象,去理解它的内涵,叫做“读”。一个事情仔细的去咀嚼,专注的去感受,叫做“读”。甚至对某个人、某件事的千思万想也叫做“读”。正如蔡琴有一首歌里唱: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不光是用嘴巴念,用脑袋思考,看,听,体会,是“读”。去消化、去感觉、去阅历、去磨练也是“读”。
“耕读”不仅“读”外在,也“读”内心
回到我们的内心,大家有时候会觉得内心很烦,那时候就可以好好读读我们的心。“耕”可以“耕”在心田上,“读”也可以读我们的内心。
我们的心是浮躁的,还是安宁的;我是埋怨的,还是感恩的;我们的心有几刻是安宁的,大半是属于什么状态下呢?我的心疼是哪里疼呢?浮躁是哪里在动荡呢?忐忑不安摸摸看,在哪里呢?
有这份返观就是在“读”我们的心、在“读”我们的性。在观察我们的生命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这也是在“读”。

不光要读在外的风景,也要读内在的风景
我们此刻的状态是因着昨天而来,因着上礼拜而来,因着去年而来。去年到今年,我们的生命是越来越健康,还是越来越凋萎,我们有没有一份观察?这个观察也是“读”。
我们读了很多书,有没有时常回来读读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没有让自己更好?有没有让身边的家人更好?
《易经》有个卦象叫“观卦”,“观卦”有几个爻辞:
初“爻”叫:“童观”,指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很稚嫩,不够深入;
二“爻”叫:“窥观”,指看待事情有些偷窥的角度,不够君子;
三“爻”叫:“观我生”,指看看自己的状态,生活的好不好,健康有没有进步,看看自己的生命、生长,有没有得到长养;
四“爻”叫:“观国之光”指在自己有把握了,再看看风土民情,看看群众的思考,看看他们在想些什么,怎么样让别人更好。
……
我们可以看自己,可以看别人。我们用心倾听,都叫做“读”。
“耕”跟“读”,也是分不开的。在各行各业实际的付出,以及读书,去研究他们的理论,树立自己的人格,陶养自己与人应对进退的尺寸。像这些个人的努力与观察,都是不可偏废的。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个是各行各业想要悟道的唯一法门。不仅要赚钱养生,也要有高尚自己的人格,这个才是“耕读”的意义。
相信大家看完张庆祥讲师关于“耕读”的讲述,会对什么是耕读多一些理解。那如何耕自己的“心田”,更好的品读自己和他人呢?这些在张庆祥讲师的著作中可以找到答案。
福利·留言赠书
今天是4月23“世界读书日”,为了倡导大家阅读好书,我们推出“留言赠书”活动。赠书为张庆祥讲师的著作《读500字换一生平心静气》。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讲师的著作,对如何“耕读”自己的内心有更好的了解。
作者:张庆祥
出版方: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内容简介:作者妙解两部中华文化经典作品《孟子心气说》和《中庸首章》,从而开悟到心与气的关系,并推崇这两部经典作品为修心者首选。
如果你渴望在每天的生活里,管理情绪,解脱烦恼,享受当下的安宁与幸福,能在书里找到有效的诀窍;如果你更关心如何升华性命,真机与究竟的法宝,书中都已明白。
作者简介:
参与方式
Step 1
关注“黄庭禅”微信公众号
Step 2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本期话题: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本?为什么?”
Step 3
邀请小伙伴们为你的留言点赞,
留言点赞数到达20的参与者,
可获得《读500字换一生平心静气》一本
活动时间
4月23日—4月25日12:00
开奖时间
4月25日下午14:00
届时我们将在本文留言区以评论的方式,
通知获奖的读者。
快来参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