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答集锦:一心度人却被非议,谁的错?

(2019-02-25 08:39:27)
标签:

杂谈

分类: 问答集锦•人生事理等

导读

觉得他人的信仰有偏颇之处,好心提醒却不被接受。于是内心辗转反侧,难道我做错了吗?一起来看看,圣贤度化众生所怀的是什么心境?

同学问:

有朋友信仰佛经是消业障或功德,比如像念经持咒百万遍那样,我试图说要观照自心等,被朋友不屑。而他每次持咒也不见仪式,只说重要的是信和心,我认为他在浪费时间,心中有不平。我是否要改变方法度他,还是专注自己的修为即可?

张讲师答:

一个人肯坚定信佛、肯去诵经,已经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了。这表示他要一心向善,起码比整天游手好闲的人不是好得多吗?

起码要比整天逛百货公司、说人是非的人不是要强得多了吗?这么不简单的人,有什么好让你心中不平的呢?

我实在看不懂!他已经比大多数的人好太多了,连这种人你都还不屑,那世上你不屑的人未免也太多了吧!

不过我要反过头来问问您:“您有什么高过他人之处吗?”一个常常不屑、不平的人,真的高过人家多少吗?这不也显示着自己的心量有多狭隘吗?

古圣贤就算比众生高明很多,但他对众生也只有一种怜悯的心,一种想帮助众生的心而已。

如果众生不愿意接受他的度化,那么圣贤也会满心地祝福他。

六祖不是说要合掌令欢喜吗?如果自己以为得到什么特殊的枢机,摸透了一个什么关键,而后就开始对那些跟你不一样的人忿忿不平、心生不屑,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

光是这种狭隘的心态就已经非常可议了,你还敢自己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吗?你有好的东西当然应该要与人们分享,但是他们选择不要,难道算得上什么错吗?

所以修行应该多返回到自己的身上,常常观照自己的修为,不要老把指头指向外。您现在所犯的这个清高的毛病,正是《心经》里面所说的“净相”啊!这是修行过程中要特别小心的。



问答集锦

黄庭禅电子报第30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